Fe3O4对吹炼过程的影响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Fe3O4对吹炼过程的影响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转炉吹炼过程中,常见的操作故障有哪些?


正确答案: ㈠炉子过冷;
㈡炉子过热;
㈢熔体喷出;
㈣铜水过吹

第2题:

对烘炉后第1炉钢的吹炼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①第1炉不得加废钢,全部装入铁水。
②根据铁水成分、铁水温度、配加的材料通过热平衡计算来
确定是否需要配加Fe-Si,或焦炭,以补充热量。
③根据铁水成分配加造渣材料。
④由于炉衬温度较低,出钢口又小,出钢时间长,所以出钢
温度比正常吹炼要高20℃左右。
⑤开新炉6炉之内,要连续炼钢,100炉以内不出现计划停炉。

第3题:

复合吹炼有哪些冶金效果?


正确答案:(1)底部供气加强了熔池搅拌,特别是在吹炼末期,使钢渣反应进一步平衡。(2)底部吹入惰性气体时,熔池中气泡的CO分压较低,有利于含碳量较低时脱碳反应的进行,在冶炼低碳或超低碳钢种时,不致于使钢水过氧化。(3)在整个吹炼过程中,吹炼平稳,渣中FeO低于顶吹,有如下好处:1渣中FeO低,喷溅小,金属收得率高。2钢中氧低,残锰高,合金收得率高。3可提高供氧强度,生产率高。4减少石灰消耗。

第4题:

影响吹炼终点钢液氧化性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终点碳。终点碳越低,则氧化性越强。
②终点温度。终点温度越高,则氧化性越强。
③枪位控制。枪位高则氧化性强。
④点吹次数。点吹次数多,则氧化性强。

第5题:

在吹炼过程中,突然自动提枪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原因有:
(1)、氧气压力≤0.5Mpa
(2)、氮气压力≤0.5Mpa
(3)、氧气流量≤3000m3/h
(4)、氧枪冷却水进水量≤50m3/h
(5)、氧枪冷却水出水温度≥55℃
(6)、氧枪冷却水出水流量差≥6m3/h
(7)、氮封压力≤0.1Mpa
(8)、氮封流量≤250m3/h;汽包水位≤0.25m

第6题:

转炉吹炼过程中,()是脱硫最好的时期。

  • A、吹炼初期
  • B、吹炼末期
  • C、吹炼中期

正确答案:C

第7题:

吹炼过程中引起喷溅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熔池温度的突然变化及炉渣中FeO的大量聚积造成突发性脱碳反应
(2)炉渣严重发泡,脱碳速度增加,炉渣溢出炉外
(3)脱碳速度不均匀
(4)渣量大,装入量大,炉容比小。

第8题:

若吹炼全过程底部供N2对钢水含N没有影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转炉炉容比的概念及它对吹炼过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转炉炉容比(V/T)是指转炉炉腔内的自由空间的容积V(m3)与金属装入量(铁水+废钢+生铁块单位t)之比。装入量过大,则炉容比相对就小,在吹炼过程中可能导致喷溅增加、金属损耗增加,易烧枪粘钢;装入量过小,则熔池变浅,炉底会因氧气射流对金属液的强烈冲击而过早损坏,甚至造成漏钢。

第10题:

与顶吹氧气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对钢中气体含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复合吹炼工艺从炉底吹入少量气体,有氧气、氮气、氩气以及CO、CO2气,此外,喷嘴冷却介质的裂解产生氢气,氩气、CO、CO2气体不溶于钢中,氧、氢、氮气都能部分溶于钢中,复吹工艺中,对气体在钢中含量的影响如下:
(1)吹末期熔池的搅拌较之顶吹有显著的加强,碳氧化反应速度较高,渣中(FeO)较低,相应使钢中含氧量降低,这对改善钢的质量有好处。
(2)氮在钢中的含量,取决于气相中氮的分压力,在吹炼过程中,则主要取决于脱碳速度,强烈脱碳反应所产生的CO气泡,使钢中[N]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在底部吹氮搅拌熔池工艺中,脱氮速度增加,使钢中[N]与顶吹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在吹炼末期,碳氧反应速度已大为降低,钢液将大量吸收氮,使钢中含氮量明显增加,即便是底吹气量很小,仍使钢中[N]量超过顶吹钢。因此,不宜采用全程吹氮工艺,一般应在终点前5分钟,用Ar气切换,清扫钢中之氮。
(3)底吹氧所用的冷却介质裂解产生的氢气,将有少量溶于钢液中,如不采取措施,将使钢中含氢量有较大的增加。为减少钢中含氢量,在操作上注意减少后吹时间,控制炉温不要过高,并应在终点前1-2分钟时,吹Ar气以清扫钢氢。吹炼终点时用氩气切换的方法,无论是对于减少钢中氮、氧或是氢都有好处,因而是一项必需措施,氮在钢中的活度较小,而氢的活度较大,所以,用Ar气清扫氮的时间就比清扫氢要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