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OTDR测试长度对障碍定位参考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OTDR测试长度对障碍定位参考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OTDR的测试曲线是判断障碍点和障碍性质的重要参考数据

B

由于各处的预留和敷设时的弯曲,光缆皮长要大于地面长度

C

光线在光缆中的富余度和扭绞造成纤长大于缆长

D

OTDR测试的是光缆线路的地面长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光缆工程单盘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长度应抽测80%
B.用OTDR法测量单盘损耗时可加1- 2km的测试尾纤
C.光缆护层应进行耐压测试
D.应进行偏振膜色散测试

答案:B
解析:
光缆光电性能检验: 光缆的光电特性检验包括光缆长度的复测、光缆单盘损耗测量、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观察和光缆内金属层间绝缘度检查等内容。
( 1 )光缆长度复测。应100% 抽样,按厂家标明的折射率系数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 测试光纤长度;按厂家标明的扭绞系数计算单盘光缆长度(一般规定光纤出厂长度只允许正偏差,当发现负偏差时应重点测量,以得出光缆的实际长度)。
( 2 )光缆单盘损耗测试。测试采用后向散射法( OTDR法) ,可加1- 2km的测试光纤(尾纤) ,以消除OTDR的盲区,并做好记录。
( 3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用于观察判断光缆在成缆或运输过程中,光纤是否被压伤、断裂或轻微裂伤,同时还可观察光纤随长度的损耗分布是否均匀,光纤是否存在缺陷。
( 4 )光缆护层的绝缘检查。除特殊要求外,施工现场一般不进行测量。但对缆盘的包装以及光缆的外护层要进行目视检查。

第2题:

下面关于OTDR说明不正确的是()。

  • A、OTDR全自动测试模式适用于简单测试光纤的损耗,在这种模式下距离范围、脉宽、平均化的各种设定由OTDR做最佳值判断,来进行自动测试,便于光纤断点的检知,光纤接头的确认(在不清楚长度时)
  • B、在OTDR自动测试模式下,脉冲宽度、距离范围、平均次数等测试条件由操作者来设定,测试波形的自动解析(事件表格的形成)与全自动测试一样,便于在光纤施工/维护等时的数据获取
  • C、OTDR手动测试模式下,每一测试条件用户都可自由选择,为了不进行自动的事件点的检知,可对任意的测试点用6点光标法,通过设定6点来得到损耗值,对熔接点的测试很方便
  • D、OTDR设置中脉宽与盲区的关系:脉宽大时,距离分辨率也高,对近处的事件点也能正确地进行测试。相反地,脉宽小时,有可能出现分辨不出事件点的情况

正确答案:D

第3题:

OTDR测光纤长度时,测试范围应设置为光纤全长略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用OTDR对某条光缆或某光纤传输链路进行全程光纤背向散射信号曲线测试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1550nm波长测试无异常,则1310nm波长测试也肯定无异常
  • B、一般在1550nm波长处测试
  • C、设置的量程应使OTDR显示的背向散射信号曲线占据100%较为适宜
  • D、设置的光脉冲宽度过小会产生较强的菲涅尔反射,进而加大盲区效应

正确答案:A,B

第5题:

OTDR测试光纤距离时,选择测试范围应大于光纤全程长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OTDR的动态范围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关于动态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态范围决定最大测量长度
  • B、大动态范围可提高远端小信号的分辨率
  • C、动态范围越大,测试速度越快
  • D、在一定条件下,测量平均时间越长,动态范围就越大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用OTDR测试时,如果设定的折射率比实际折射率偏大,则测试长度比实际长度()


正确答案:

第8题:

关于光缆工程单盘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长度应抽测80%
B.用OTDR法测量单盘损耗时应加标准尾纤
C.光缆护层应进行耐压测试
D.应进行偏振膜色散测试

答案:B
解析:

第9题:

下列关于OTDR测试长度对障碍定位参考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OTDR的测试曲线是判断障碍点和障碍性质的重要参考数据
  • B、由于各处的预留和敷设时的弯曲,光缆皮长要大于地面长度
  • C、光线在光缆中的富余度和扭绞造成纤长大于缆长
  • D、OTDR测试的是光缆线路的地面长度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下列关于OTDR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测量光缆长度、损耗及绝缘电阻
  • B、可以测量光缆长度、损耗及接续
  • C、可以测量光缆长度、损耗及故障点
  • D、可以测量光缆长度、损耗及误码率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