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淬火缺陷的产生,在工艺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
问答题
为了防止淬火缺陷的产生,在工艺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
(2)合理选择淬火介质,使其冷却速度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3)正确选择淬火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防止钢件淬火缺陷的产生,应该在工艺上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1,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
2,合理选用淬火介质,使其冷却速度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3,正确选用淬火方法。

第2题:

为了防止推力瓦烧毁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轴承振动,轴瓦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2)低汽温、低真空运行应按规定限制负荷,特别要监视推力瓦温度不超过750C,轴向位移不超过限值。
3)监视调整段压力,分析通流部分是否结垢和过载,必要时应减负荷运行。
4)轴承回油应畅通,回油应无泡沫、汽泡,回油温度正常,在异常与其它各轴承回油温度核对检查,油温升到750C或推力瓦温度升高到80~900C应立即破坏真空打闸停机。
5)润滑油压降低应及时检查是泄漏引起还是滤油器堵塞引起,应及时处理,当润滑油压降低引起轴承回油温度升高,应启动交流、直流润滑油泵,如油压仍不能恢复,降低至0.02Mpa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6)轴承回油温度升高如系冷油器后油温升高所致,就检查是否冷油器断水或误操作使冷却水减少所致,立即调整冷却水门,清洗冷油器前滤水器,使冷油器出口油温降低。
7)在汽轮机打闸或滑压降速停机前不应退出包括串轴保护在内的汽轮机主要保护装置。

第3题:

为了防止不锈钢焊接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在焊接工艺上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尽量减少输入热源
减少电弧焊接,采用输入热量少的弧焊方法;焊后急冷;多用点焊。
(2)材料的选择
使用含碳量少的材料。
(3)固熔化热处理
将材料在1010-1120℃间冷却

第4题: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
2)、降低浇注速度和减少浇注层厚度;
3)、掺入适当缓凝减水剂、掺入石块,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4)、延长养护时间。

第5题:

焊接时在焊接工艺上采用哪些措施,可以减小和防止晶间腐蚀的产生? 


正确答案:在焊接工艺上用小规范,目的是减少危险温度停留时间。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短弧焊及不作横向摆动。焊缝可强制冷却以加快冷却速度,减少热影响区。多层焊时要控制层间温度,要前一道焊缝冷却到60℃以下再焊。与腐蚀接触介质的焊缝最后施焊。

第6题:

防止或减小铸件产生铸造应力的措施是:设计时,应使壁厚();在铸造工艺上,应采取()凝固原则;铸件成形后,消除残余铸造应力的方法是采用()。


正确答案:均匀;同时;去应力退火

第7题:

为了防止燃气爆炸,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压力容器和管线在制造和安装时,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查,投产前按质量标准做整体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2)已投产的压力容器和输配管线应定期检查管线内外的腐蚀情况,发现腐蚀严重的管段,尽快维修或更换,以防爆炸。
(3)输配设备及管线严禁超压运行。
(4)安全阀与压力表要定期校验检查,保证准确、灵敏。
(5)安装有输配设备的工作间应特别防止设备漏气,经常检查室内燃气浓度,室内要通风良好,严禁烟火。
(6)燃气容易聚集的场所要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7)进入生产区要穿防静电服,禁止穿钉子鞋,关闭传呼机、手机等,机动车要配备防火帽。

第8题:

为了防止淬火缺陷的产生,在工艺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1)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
(2)合理选择淬火介质,使其冷却速度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3)正确选择淬火方法

第9题:

焊奥氏体不锈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来防止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 主要应采取的工艺措施有:
1.控制含碳量:选含碳量小于0.03%的焊条;
2.添加稳定剂:如加入钛、铌等元素;
3.进行固溶处理:焊后加热到1050--1100℃,然后速冷;
4.采用双向组织:加入5--10%的合金元素(如铬、硅、铝)等;
5.减少焊接线能量:可采用小电流快速、短弧多道焊等。

第10题:

为了防止缩孔缩松和铸造应力的产生,可分别采取什么工艺措施?


正确答案:为了防止缩孔缩松和铸造应力的产生,可分别采取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