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08机的线路接口模块(LIM)通过IP转发模块把从IP网络传来的数据包转换为()格式信息,送到中心交换网络(CNE

题目
填空题
C&C08机的线路接口模块(LIM)通过IP转发模块把从IP网络传来的数据包转换为()格式信息,送到中心交换网络(CNET)进行交换,完成普通电话用户与分组用户间的通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IP交换是一种利用交换硬件快速传送IP分组的技术。一台IP交换机由 (27) 3部分组成。IP交换机初始化后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 (28) ,相邻的IP交换机通过这些默认通道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为了进行第3层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 (29) 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27) A.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B.RF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C.X.25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D.IPX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28) A.帧中继交换通道

B.ATIM交换通道

C.X.25交换通道

D.SPX交换通道

(29) A.源和目标IP地址、MAC地址

B.源IP地址、ATM VPI/VCI

C.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D.源和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C


正确答案:A,B,C
【解析】IP交换机是一种配置交换硬件的IP路由器,具有缓冲路由选择功能。IP交换技术最初由Ipsilon网络开发而成。IP交换设备可以识别长数据包流并可能在第2层转换这些流,从而绕开了路由器并提高了吞吐量。IP交换技术综合使用快速ATM硬件和IP,这样保留了IP无连接特性。为达到交换功效,还提供了一种连接IP流和ATM标签的机制。IP交换技术下,每个源/目的数据包流都分配到一个标签。IP交换机处理流中的初始数据包,是通过将这些数据包传送到属于IP交换机组成部分的标准路由器模块中而实现的。
IP交换技术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特征:
?点对点(Point-to-Point):IP技术主张ATM点对点网络模型,而不是逻辑共享介质模型。
?组播(Multicast):进入IP交换机的数据包流可以分散到多个目的地。每个分支都可以独立被重定向。整个数据包流标签好后,便可使用ATM组播性能。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IP交换机根据本地策略制定QoS。每个数据包流的独立QoS请求可以通过资源预留协议如RSVOP而得到支持。此外IP交换机可以被配置来利用ATM流量管理性能确保所需的QoS。
?时延(Latency):为建立从源到目的地的虚拟信道而设置了时延,低时延适用于面向连接的。如TCP这样的协议。
?容错(Failure Tolerance):IP交换机对链路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即一旦某链路失败,IP交换机可以通过不同路由重新返回无连接数据包转发过程。
IP交换机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模块和交换机管理协议模块。

第2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34~36 题 IP交换是一种利用交换硬件快速传送IP分组的技术。一台IP交换机由( 1 )3部分组成。IP交换机初始化后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 2 ),相邻的IP交换机通过这些默认通道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为了进行第3层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 3 )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第34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B.RF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C.x.25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D.IPX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正确答案:A

IP交换机是一种配置交换硬件的Ip路由器,具有缓冲路由选择功能。IP交换技术最初由Ipsilon网络开发而成。IP交换设备可以识别长数据包流并可能在第2层转换这些流,从而绕开了路由器并提高了吞吐量。IP交换技术综合使用快速ATM硬件和IP,这样保留了IP无连接特性。为达到交换功效,还提供了一种连接IP流和ATM标签的机制。IP交换技术下,每个源/目的数据包流都分配到一个标签。IP交换机处理流中的初始数据包,是通过将这些数据包传送到属于IP交换机组成部分的标准路由器模块中而实现的。IP交换技术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特征:
·点对点(Point-to-Point):IP技术主张ATM点对点网络模型,而不是逻辑共享介质模型。
·组播(Multicast):进入IP交换机的数据包流可以分散到多个目的地。每个分支都可以独立被重定向。整个数据包流标签好后,便可使用ATM组播性能。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IP交换机根据本地策略制定QoS。
每个数据包流的独立QoS请求可以通过资源预留协议如RSVOP而得到支持。此外IP交换机可以被配置来利用ATM流量管理性能确保所需的QoS。
·时延(Latency):为建立从源到目的地的虚拟信道而设置了时延,低时延适用于面向连接的。如TCP这样的协议。
·容错(Failure Tolerance):IP交换机对链路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即一旦某链路失败,IP交换机可以通过不同路由重新返回无连接数据包转发过程。
IP交换机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模块和交换机管理协议模块。

第3题:

在如下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图中,对应I、Ⅱ、Ⅲ模块的名称是——。

A.数据包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攻击特征库

B.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数据包捕获模块、攻击特征库

C.攻击特征库、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数据包捕获模块

D.攻击特征库、数据包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详见四级网络工程师教程P299。由上可知,答案选B)。

第4题:

在如下 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图中,对应 I 、 II 、 III 模块的名称是

A.数据包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攻击特征库

B.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数据包捕获模块、攻击特征库

C.攻击特征库、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数据包捕获模块

D.攻击特征库、数据包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


正确答案:B

第5题:

IP数据包在MPLS网络内经过的路径称为标签交换路径LSP,它包括Ingress、transit、Egress三种节点,其中Ingress节点所完成的工作是( )?

A.解析进入MPLS域的IP数据包的报头,划分FEC

B.查找标签转发信息表,通过标签交换完成MPLS报文的转发

C.将下游分配好的标签压入相对应的FEC,封装成MPLS报文

D.弹出标签,恢复成原来的报文进行转发


正确答案:AC

第6题:

p交换是一种利用交换硬件快速传送IP分组的技术。一台IP交换机由(35)部分组成。IP交换机初始化后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36),相邻的IP交换机通过这些默认通道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为了进行第三层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37)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A.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B.RF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C.X.25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D.IPX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正确答案:A
解析:IP交换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模块和交换机管理协议模块,如图2所示。在ATM交换模块中,面向AAL5协议的软件(如局域网仿真、地址解析和ATM信令管理)被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GSMP)取代。IP交换控制模块是按标准IP路由器设计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增强技术以支持对 ATM交换模块的管理。IP交换控制模块的功能包括:管理路由信息的发送和更新、对数据分组选择路由、支持标准的路由策略和控制功能。

IP交换机初始化后,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ATM交换通道(VPI/VCl),这些默认通道允许相邻p交换机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当数据分组的信元从默认通道收到后,被重新组装并提交IP交换控制模块。在这里,ATM交换硬件只是相当于路由器中的一台高速转发装置。为了进行第三层的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模块也必须对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源和目标IP地址、源和目标TCP/UDP服务端口号。控制模块检查每一个数据分组携带的源和目标地址就可以知道当前的数据分组属于哪个网络数据流。如果后继数据分组与Cache中的网络流描述符匹配的话,就直接由ATM交换模块完成交换,而不必经过传统的存储/转发处理。

第7题:

IP交换是一种利用交换硬件快速传送IP分组的技术。一台IP交换机由(35)3部分组成。IP交换机初始化后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36),相邻的IP交换机通过这些默认通道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为了进行第3层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37)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A.ATM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B.RF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C.X.25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D.IPX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正确答案:A

第8题: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数字化、压缩处理成压缩帧,然后转换为IP数据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达到了在IP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的目的,这种技术称为:()

A.VoIP;

B.IP交换;

C.虚拟电话;

D.ATM


参考答案:A

第9题:

在IP交换技术中,一台IP交换机由(120)三部分组成。IP交换机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121),相邻的IP交换机通过这些默认通信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为了进行第三层的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122)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A.ATN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B.RF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C.X.25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交换机管理协议

D.IPX交换模块、IP交换控制器和路由器管理协议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EDI系统与EDI通信网络的接口。

  • A、格式转换模块
  • B、通信模块
  • C、用户接口模块
  • D、内部接口模块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