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农是指在有限降水、典型的是在年降雨量少于()的地区,不采用灌溉而种植作物的农业。

题目
单选题
旱农是指在有限降水、典型的是在年降雨量少于()的地区,不采用灌溉而种植作物的农业。
A

600mm

B

500mm

C

350mm

D

400m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由于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一般以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为主,小麦种植成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典型特色

A

B



第2题:

关于关于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方法最合理的是()

  • A、按年雨量选择
  • B、按主要作物生长期的降雨量选择
  • C、按干旱年份的雨量分配选择
  • D、都一样

正确答案:C

第3题:

节水灌溉是本着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原则而进行的灌溉方式是( )。

A.是灌作物,是精量灌溉;

B.是精量灌溉,是浇地;

C.是灌作物不是浇地


正确答案:A

第4题:

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由于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一般以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为主,小麦种植成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典型特色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 A、水土保持
  • B、水源保护
  • C、河道治理
  • D、节水灌溉

正确答案:D

第6题:

简述灌溉农业作物的布局特点及措施。


正确答案: 特点:
1、发展当地需水多的作物。如:我国南方的水稻、甘蔗,北方的小麦
2、优先灌溉经济效益的作物。如: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
3、在可能条件下实行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措施:
1、有水则水,无水则旱(水资源丰富区种植需水多的作物,否则,可能种易旱作物,棉花等,麦随水走)
2、多种雨季作物,黄淮海地区,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在易旱地区应以雨季作物为主
3、同心圆型作物布局,以水资源为中心,将经济灌溉作物,补充灌溉作物,耐旱作物作同心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第7题:

在墙体及其细部构造的设计和施工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混合砂浆保水性好,适宜砌筑地面以下的墙体
  • B、在年降雨量大于900mm的地区,建筑物应同时设置明沟和散水
  • C、在年降雨量大于900mm的地区,建筑物应明沟
  • D、在年降雨量小于900mm的地区,建筑物应设置明沟

正确答案:B

第8题:

(  )是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多种农作物轮作肥田、天然杀虫、生物多样化等科学方法种植农作物,不施化肥,不喷杀虫剂,生产出接近天然植物的农产品。


A.生物农业

B.白色农业

C.生态农业

D.持续农业

答案:A
解析:
生物农业是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多种农作物轮作肥田、天然杀虫、生物多样化等科学方法种植农作物,不施化肥,不喷杀虫剂,生产出接近天然植物的农产品。白色农业是改变农业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的传统方式,应用高科技进行开发,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象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微生物工业型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就要使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维护和重视长期发展农业的基础,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耕作、滥用土地而导致农田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甚至盐碱化、沙漠化和生物资源减少,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是运用生态体系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当代科技成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业等量比关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新型农业体系。故选A。

第9题:

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和农作物对灌溉的要求,河南省北部属于()。

  • A、半干旱地区
  • B、水分充足地区
  • C、湿润地区
  • D、干旱地区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灌溉农业的作物布局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有水则水,无水则旱;
(2)多种“雨季作物”;
(3)同心圆型作物布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