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钢筋混凝土设计中,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按()法设计。铁路房屋建筑结构则按照工业与民用建筑规范采用()法计算。

题目
填空题
在我国的钢筋混凝土设计中,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按()法设计。铁路房屋建筑结构则按照工业与民用建筑规范采用()法计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容许应力,极限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下列按设计图示以体积计算混凝土工程量的有( )。
A、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
B、现浇钢筋混凝土天沟
C、现浇钢筋混凝土散水、坡道
D、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E、现浇钢筋混凝土栏板


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C选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参见教材P336。

第2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下列按设计图示以体积计算混凝土工程量的有( )。

A.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
B.现浇钢筋混凝土天沟
C.现浇钢筋混凝土散水、坡道
D.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E.现浇钢筋混凝土栏板

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选项C:散水、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m2”计算。教材页码:P389-408

第3题: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与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相比,前者的计算结果更偏于安全。()


参考答案√

第4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下列关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计量,说法错误的是()。

A、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以米计量
B、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C、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
D、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不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桩基础工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以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或以“立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或以“根”计量,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第5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关于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量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连续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咬合灌注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示以体积计算
D: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按照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379
咬合灌注桩以桩长计算或以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示以面积计算。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计算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第6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打桩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A.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按设计图示尺寸桩长以米计算,送桩工程量另计
B.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截桩头工程量另计
C.钢管桩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以实体积计算
D.钢板桩按不同板幅以设计长度计算

答案:B
解析: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以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或以立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或以根计量,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钢管桩以吨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以根计量,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钢板桩以吨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以平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桩长以面积计算。

第7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58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度为25mm,钢筋为Φ10@3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为( )。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403
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12m-0.025×2)/0.3+1=40.83333333=41根。

第8题: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为什么可以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内力包络图来
  选择构件截面及配筋,显然是偏于安全的。因为这种计算理论的依据是,当构件任一截面达到
  极限承载力时,即认为整个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理论对于脆性材料结构和塑性
  材料的静定结构来说是基本符合的,但是对具有一定塑性的超静定连续梁、板来说,就不完全
  正确,因为当这种构件某截面的受拉钢筋达到屈服进人第m阶段时,只要整个结构是几何不变
  的,它就仍有一定的承载力,仍然可以继续加载。只不过在其加载的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塑
  性性质,各截面间内力的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就是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利用该现
  象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储备,因此,在结构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第9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打桩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按设计图示尺寸桩长以米计算,送桩工程量另计
B: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截桩头工程量另计
C:钢管桩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以实体积计算
D:钢板桩按不同板幅以设计长度计算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382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计算规则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单位:m,或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截(凿)桩头按设计桩截面乘以桩头长度以体积计算,单位:m3;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2019版教材P382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以t为单位。
2019版教材P380
钢板桩的计算规则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单位:t;或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桩长以面积计算,单位:m2。

第10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箍筋为Φ10@200,则该梁所配箍筋数量应是( )。

A.60根
B.61根
C.62根
D.200根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箍筋(或其他分布钢筋)的根数,应按下式计算:
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直径+1 即:箍筋根数=(12000-25×2)/200+1=61(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