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分析该程序的规则说明和被测程序的功能,采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首先分析程序的规则说明和被测程序的功能将其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如下: 有效等价类输入: (1)区号:空白; (2)区号:3位数字; (3)前缀:从200~999的3位数字; (4)后缀:4位数字。 无效等价类输入: (5)区号:有非数字字符; (6)区号:少于3位数字; (7)区号:多于3位数字; (8)前缀:有非数字字符; (9)前缀:起始位为“0”; (10)前缀:少于3位数字; (11)前缀:多于3位数字; (12)后缀:有非数字字符; (13)后缀:少于4位数字; (14)后缀:多于4位数字。 根据上述等价类的划分设计测试用例如下: 有效测试用例输入如表6所示。
首先分析程序的规则说明和被测程序的功能,将其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如下: 有效等价类输入: (1)区号:空白; (2)区号:3位数字; (3)前缀:从200~999的3位数字; (4)后缀:4位数字。 无效等价类输入: (5)区号:有非数字字符; (6)区号:少于3位数字; (7)区号:多于3位数字; (8)前缀:有非数字字符; (9)前缀:起始位为“0”; (10)前缀:少于3位数字; (11)前缀:多于3位数字; (12)后缀:有非数字字符; (13)后缀:少于4位数字; (14)后缀:多于4位数字。 根据上述等价类的划分,设计测试用例如下: 有效测试用例输入,如表6所示。

第2题:

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目前主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的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
可判定性: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应有相应的期望结果。
可再现性: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方法有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状态图、正交法、大纲法。

第3题:

系统测试的关键是( )。

A. 设计测试步骤

B. 设计测试用例

C. 选择测试方法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B

第4题:

您认为性能测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性能测试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关键是测试脚本的录制,测试时候测试环境的干净。

第5题:

您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对业务和软件需求非常清楚,可以根据需求不同选择不同的测试用例设计。

第6题:

测试的关键是设计出____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高产,输入数据,预期的输出结果

第7题:

设计测试阶段要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要保证测试用例完全覆盖测试需求。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 )是测试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

A、设计测试用例

B、执行被测程序

C、分析执行结果

D、发现结果的错误


参考答案:A

第9题:

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
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

第10题: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常见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等价类划分: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错误猜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相互组合等.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正交表分析法: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场景分析方法:指根据用户场景来模拟用户的操作步骤,这个比较类似因果图,但是可能执行的深度和可行性更好。
(7)状态图法:通过输入条件和系统需求说明得到被测系统的所有状态,通过输入条件和状态得出输出条件;通过输入条件、输出条件和状态得出被测系统的测试用例。
(8)大纲法:大纲法是一种着眼于需求的方法,为了列出各种测试条件,就将需求转换为大纲的形式。大纲表示为树状结构,在根和每个叶子结点之间存在唯一的路径。大纲中的每条路径定义了一个特定的输入条件集合,用于定义测试用例。树中叶子的数目或大纲中的路径给出了测试所有功能所需测试用例的大致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