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所谓真空电弧截流现象就是交流真空电弧不在工频电流自然过零间熄灭,而是在自然过零前,电流在I0时突然熄灭。
截流现象将引起过电压,严重时会损坏电器设备。
截断电流的平均值主要取决于触头材料,并与电弧电流的大小、线路阻抗特征和电极上并联电容、触头的分断速度等因素有关。例如:触头材料的饱和蒸汽压力越高,截断电流I0值越小。但金属蒸汽压力值不易过高,否则将使真空间隙的绝缘性能降低。触头材料沸点与导热系数的乘积愈大,I0值越高。但触头材料的导热系数不能过低,否则,将减弱触头开断大电流的能力。触头分离速度越高,I0值越大。所以真空断路器分断速度不易过高,一般采用(0.3~0.5)m/s。当切断电流增加时,I0值减小,切断电流超过10kA时,一般不会出现截流现象。因此在真空断路器中一般选择适当的触头材料(使其适量的金属蒸汽维持小电流电弧在电流过零前的稳定燃烧)和分闸速度来降低I0值,也可以采取避雷器等保护措施。
真空断路器具有这种硬的开断特性。使它在开断小的感性电流时,由于它熄弧能力强,而在电流过零前截断电流(简称截流),必然引起截流过电压。特别是当电动机堵转和起动时开断,会引起相当高的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如果不加以限制,会窜入电动机,击穿和烧毁绕组,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限制过电压一直困扰着真空断路器,也是开发真空断路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总的来说,由于采用Cu/Cr触头材料,已将截流值限制到3~5A,故一般不用采取限制过电压措施。但在一些小的电感电路中,要采取限制过电压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