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石的组成和烧成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瓷石的组成和烧成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瓷石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含有若干高岭石,长石等的岩石状矿物集合体。
烧成特点:瓷石的可塑性不高,结合强度不大,但干燥速度快。一般玻璃化温度在1150~1350℃之间,玻化温度范围较宽。烧成时绢云母兼有黏土及长石的作用,能生成莫来石及玻璃相,其促进成瓷及烧结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瓷的烧成温度是1600℃。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花瓷烧成于()代()窑。


正确答案:唐;河南巩义(巩义)

第3题:

中国早期白瓷烧成于东汉时期。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利用瓷石本身含有()的性质,且含有石英的特点故能单独成瓷。在配方中要加入高岭土是为了提高Al2O3含量,提高烧成温度和扩大烧结范围,以提高产品质地。


正确答案:绢云母的特性及其熔融后形成高粘度玻璃

第5题:

某人为了缩短普通日用瓷的烧成周期,计划在烧成后期600~400℃采用快速冷却,是否可行?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可以,因为在573ºc是石英晶型发生低温型的快速转化,又无液相缓冲,破坏性强,易发生变形,如果该阶段快速冷却,会发生制品破裂。

第6题:

中国最早白瓷烧成于()时期。


正确答案:北朝(南北朝)

第7题:

骨灰瓷的瓷质特点()、透明度好、瓷质软、光泽柔和;脆性较大、热稳定性差、烧成范围狭窄。


正确答案:白度高

第8题:

()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形,也是玻璃质的主要组成,是成瓷具有强度的因素之一,防止坯体干燥变形和烧成变形,并能提高瓷的透光度和白度。

  • A、石英
  • B、高岭土
  • C、蒙脱石
  • D、长石

正确答案:A

第9题:

叶腊石的理论化学式、晶体结构和烧成特点


正确答案: 叶蜡石属单斜晶系,化学通式为:A12O3·4SiO2·H2O,晶体结构式为:A12(Si4O10)(OH)2,理论化学组成为:A12O328.30%,SiO266.70%,H2O5.00%。
烧成特点:收缩率小,膨胀系数小,与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小的吸湿膨胀,时候制造尺寸准确或热稳定性能好的制品。

第10题:

一般还原焰下烧成的骨灰瓷呈白色,氧化焰下烧成的骨灰瓷显白中透绿色。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