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超张拉工艺,可减少哪些种类的预应力损失?

题目
问答题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超张拉工艺,可减少哪些种类的预应力损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夹具是预应力后张法工艺中的机具,是永久性的,属一次性消耗
B.锚具是预应力先张法工艺中的机具,是临时性的,可重复使用
C.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钢模上张拉,在蒸汽窑中养护,可不采用二次升温法
D.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为减少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可采用两端同时张拉法
E.用后张法制做鱼腹式吊车梁,其曲线孔道可用钢管抽芯法形成

答案:C,D
解析:
选项A错误,夹具是先张法中的工具,可重复使用。选项B错误,锚具是后张法工艺中的机具,锚具作为预应力构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永远留在构件上,不能重复使用。
选项E错误,钢管抽芯法只可留设直线孔道。
教材页码:P200-244

第2题: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是()。

A、先张拉梁,后张拉板
B、先张拉板,后张拉梁
C、梁和板交替张拉
D、由施工方便确定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79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通常,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

第3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

A 减少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B 减少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C 减少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D 减少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参考答案B

第4题:

对于后张法张拉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六中预应力损失都会发生。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是( )。

A.先张拉梁,后张拉板
B.先张拉板,后张拉梁
C.梁和板交替张拉
D.根据施工方便确定

答案:B
解析:
2020教材P113 / 2019教材P112
预应力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对于平卧重 叠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张拉。

第6题:

为了减少后张法构件中的某些预应力损失,有时采用“超张拉”工艺。超张拉工艺的张拉程序可归纳为(  )。


答案:B
解析: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第7.3.3条,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经常采用超张拉,超张拉是指先把拉力加到预加应力的1.05~1.1倍,然后再降低到预加应力的0.85倍,慢慢平缓到预加应力,此时算完成预加应力过程。

第7题: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无粘结) 施工的说法, 正确的是()。

A.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主梁、后张拉楼板、次梁
B.预应力筋的张拉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
C.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D.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4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

答案:B
解析: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1)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 后张拉楼面梁。
(2)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40m 时,可一端张拉;大于 40m 时,宜两端张拉。
(3)有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20m 时,可一端张拉;大于 20m 时,宜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为直线时,不超过 35m 也可以采用一端张拉

第8题: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浇筑混凝土后养护至一定强度张拉预应力筋

B、张拉后钢筋混凝土通过锚具传递预应力

C、适用于现场制造大型和重型预应力构件

D、也常用于生产中型和小型预应力构件

E、后张法的生产可采用台座法和机组流水法两种工艺


正确答案:BC

第9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应力筋张拉工艺,除设计有特别规定外,宜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带模预张拉时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是()。

  • A、先张拉梁,后张拉板
  • B、先张拉板,后张拉梁
  • C、梁和板交替张拉
  • D、根据施工方便确定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