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肠杆菌中,核糖体利用氨基酸合成1mol的fMet-Ala-Glu-Leu,至少需消耗()mol ATP。(ATP→

题目
填空题
在大肠杆菌中,核糖体利用氨基酸合成1mol的fMet-Ala-Glu-Leu,至少需消耗()mol ATP。(ATP→ AMP计算为消耗2ATP;1分子GTP折算为1分子ATP)  在原核生物中,1分子α,β-烯丁酰CoA经由β-氧化途径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可生成()个高能磷酸键;假如以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多肽链,这些能量最多可用来合成一条含()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GTP折算成ATP)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5,27,7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mol甘油彻底氧化可以净产生多少ATP?

A.15ATP

B.16ATP

C.18ATP

D.20ATP


正确答案:C
解析:按7版生化观点计算,1mol甘油彻底氧化可产生-1+2.5+1.5(或2.5)+1+1+2.5+10=17.5(或18.5)ATP。

第2题:

有关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mol数
B、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ATP的mol数
C、是指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mol数
D、P/O比值不能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ATP的数目
E、P/O比值反映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的NAD+数目

答案:C
解析:
P/O比值: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D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第3题:

1mol NADH + 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

A. 4 mol ATP B.3 mol ATP C.2 mol ATP D.1 mol ATP


正确答案:D

第4题:

解偶联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 B、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 C、氧消耗停止,ATP合成停止
  • D、氧消耗停止,ATP正常合成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为什么1mol葡萄糖分别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完全氧化产生的ATP数不同(38和36mol ATP)


正确答案: 1mol葡萄糖在细胞液进行糖酵解可生成2mol丙酮酸和2mol的NADH+H+,净生成2molATP。2mol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氧化分解可产生8molNADH,2molFADH2,2molGTP,经氧化磷酸化共生成30molATP。
细胞液中生成的2molNADH+H+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可通过不同的穿梭途径进行线粒体,肝细胞液中的2molNADH+H+通过苹果酸穿梭途径可转变成线粒体中的2molNADH+H+,可生成6molATP。而肌肉组织细胞液中的2molNADH+H+则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途径转变成2molFADH2,可生成4molATP。所以肝细胞中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可生成(30+2+6)=38molATP,而肌肉组织细胞中则为(2+30+4)=36molATP。

第6题:

P/O值的含义是

A.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合成的ATP的摩尔数

B.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ATP的摩尔数

C.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合成CTP的摩尔数

D.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E.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正确答案:D

第7题:

糖原合成时,每增加1分子葡萄糖残基需消耗
A. 1 个 ATP B. 2 个 ATP C. 3 个 ATP D. 4 个 ATP


答案:B
解析:
糖原合成分 4 步:141. ABCD 糖原分子包括主链和分支。在主链,葡萄糖基以α -1,4糖苷键相连;在分支,葡萄糖基以α -l,6 糖苷键相连。

第8题:

有关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B、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ATP的摩尔数

C、是指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D、P/O比值不能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ATP的数目

E、P/O比值反映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的NAD+数目


参考答案:C

第9题:

有关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 B、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ATP的摩尔数
  • C、是指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 D、P/O比值不能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ATP的数目
  • E、P/O比值反映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的NAD数目

正确答案:C

第10题:

1mol甘油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mol ATP?


正确答案: 1mol甘油完全氧化共生成18.5molATP
反应过程如下:
甘油 + ATP→α-磷酸甘油 + ADP; α-磷酸甘油 + NAD+→ NADH+H+ +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羟丙酮→甘油醛-3-磷酸; 甘油醛-3-磷酸 + NAD++ Pi→甘油酸1,3-二磷酸 + NADH+H+; 甘油酸1,3-二磷酸 + ADP→甘油酸-3-磷酸 + ATP; 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磷酸稀醇式丙酮酸; 磷酸稀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 ATP; 丙酮酸 + NAD+→乙酰辅酶A + NADH+H+ + CO2;
然后进入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经过4次脱氢反应生成3摩尔NADH+H+、1摩尔FADH2、以及2摩尔CO2,并发生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摩尔GTP。依据生物氧化时每1摩尔NADH+H+和1摩尔FADH2 分别生成2.5摩尔、1.5摩尔的ATP,因此,1摩尔甘油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生成ATP摩尔数为6×2.5+1×1.5+3-1=18.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