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题目
名词解释题
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古希腊,重视美育的有()

A.贺拉斯

B.荷马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


参考答案:亚里士多德动摇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属二元论者。他认为,现实世界即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可怀疑的,因此不需要寻找自然界存在的依据他从这一唯物的观点出发,对老师的“理念论”作了有力的批判,指出“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事物的一般(共性)和特殊(个性)人为地割裂开来。我们说,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可在柏拉图的体系中,共性成了独立的实体,它非但不是由具体事物而生,反而是具体事物因它而生,因而是本末倒置的。

第3题:

亚里士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和谐发展

第4题:

简述席勒的美育观(席勒对于美育理论的贡献)。
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在书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审美活动是自由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他还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在统一了起来。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可谐。”
第二,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生。
第三,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我们可以说,就其天赋和素质而言,在每一个个体的人的身上都具有纯粹理想人的成分,在各种变化中与这种不变的统一体保持和谐,这是它生命的伟大使命。”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理想人的成分”。

第5题:

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说”。( )

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歌德

答案:A
解析:

第6题:

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分为()。

A.体育

B.德育

C.美育

D.智育


参考答案:ABD

第7题: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作用论,对“四育”排序 正确的是( )

A.智育、德育、美育、体育
B.德育、智育、美育、体育
C.美育、德育、体育、智育
D.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亚里士多德教育作用 论的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是人的灵魂 的三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训 育和教育。他认为身体、理智和情感三部分应 有一个发展顺序,他认为,身体、情感的发展为 理智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 面,其次是德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教育的 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

第8题:

亚里士多德的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和谐发展

第9题:

马克思美育观
马克思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第10题:

柏拉图的美育观
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的。认为艺术起源于摹仿,也会导致欣赏者的摹仿,淫秽内容会把人们教坏,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