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先生歌颂汉朝时民族友好的绝句,请问诗中“胡

题目
单选题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先生歌颂汉朝时民族友好的绝句,请问诗中“胡汉和亲”的“胡”是指()
A

突厥

B

契丹

C

匈奴

D

蒙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典故,下列关于王昭君及"昭君出塞”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汉元帝时,
B.昭君被封为明妃,出塞嫁往匈奴
C. “沉鱼落雁”一词中的“沉鱼”指的就是王昭君
D. “昭君出塞”有利于汉朝边疆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成语“沉鱼落雁”中的沉鱼是指春秋时期的西施,落雁是指西汉的王昭君。

第2题: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先生歌颂汉朝时民族友好的绝句,请问诗中“胡汉和亲”的“胡”是指(  )


A.突厥

B.契丹

C.匈奴

D.蒙古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四个少数民族出现的历史时期不同,突厥主要在隋唐时期,契丹主要在宋元时期,匈奴主要在秦汉时期,蒙古主要在宋元、明清时期。故选C项。

第3题: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出自杜甫咏昭君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先生歌颂汉朝时民族友好的绝句,请问诗中“胡汉和亲”的“胡”是指()

  • A、突厥
  • B、契丹
  • C、匈奴
  • D、蒙古

正确答案:C

第5题:

《汉宫秋月》的二胡版是哪位先生改编的?


正确答案:刘天华。

第6题:

共用题干
胡先生今年35岁,是一家设计所的高级合伙人。虽收入丰厚,但不善理财。其妻邹女士今年31岁,是区政府的一名普通公务员。胡先生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直和胡先生惟一的姐姐生活在一起。孩子囡囡今年5岁。非常不幸的是,胡先生在一次事故中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胡先生一家总财产价值210万元。根据案例回答54~59题。

假定胡先生夫妇在婚前未公证个人财产,则胡先生的遗产总额为()万元。
A:150
B:105
C:210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配偶、子女、父母是最近的亲属,在法律上有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因而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也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根据《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法定继承人对遗产的分配份额在原则上,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当“平分”遗产;但是,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经过协商,允许“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


根据我国最新《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①一方的婚前财产;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③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由题意知:胡先生一家总财产价值210万,由于胡先生夫妇在婚前未公证个人财产,所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为共同所有,所以胡先生的遗产总额为210/2=105(万元)。


由第64、65、66题知,胡先生的遗产总额为105万元,胡先生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包括:囡囡、胡母、邹女士三人,而各继承人应按照等分标准划分遗产,所以邹女士可获得的遗产总额为105/3=35(万元)。


胡先生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包括:囡囡、胡母、邹女士三人,而各继承人应按照等分标准划分遗产,所以囡囡可获得的遗产额为35万元,如果胡先生2年前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保险金额为200万元,指定受益人为囡囡,则继承完成后囡囡名下的总资产为35+200=235(万元)。

第7题:

《汉宫秋》里讲述的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是下面哪一项的象征()。

  • A、神仙道化
  • B、外交成功
  • C、民族屈辱
  • D、民族融合

正确答案:C

第8题:

胡先生的亲戚及同事前来探视,护士向其解释暂时禁止探视的首要理由是

A.在规定时间内来探视

B.防止胡先生发生感染

C.防止胡先生排斥反应

D.影响胡先生休息

E.每次探视不超过2人


正确答案:B

第9题:

王安石《明妃曲》中写到“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首诗中的“明妃”指的是()。


正确答案:王昭君

第10题:

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诗中的“吴钩”是什么器物?


正确答案:诗中的“吴钩”指的是武器快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