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走向成熟,是中国新歌剧探索中的一部里程式的作品。

题目
单选题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走向成熟,是中国新歌剧探索中的一部里程式的作品。
A

兄妹开荒

B

小小画家

C

夫妻识字

D

白毛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这部作品的名称是( )。

A.《刘胡兰》
B.《赤叶河》
C.《白毛女》
D.《兄妹开荒》

答案:C
解析:
C选项,《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1945年1—4月,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根据晋察冀边区河北民间传奇故事“白毛仙姑”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该剧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作曲,经3个月努力,于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该剧曾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综上,C选项正确。

A选项,歌剧《刘胡兰》是根据共产党员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改编的,以山西民歌为基调,并吸取了山西梆子的音乐特点,成功地表现了刘胡兰多方面的思想感情,塑造了英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音乐形象。故排除。

B选项,《赤叶河》是一部歌剧,由现代诗人阮章竞创作,后改编而成。赤叶河故事发生于1932-1934年间,剧情反映老解放区的贫苦农民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在党的领导下起来斗地主闹翻身的故事。歌剧《赤叶河》公演时,因剧情曲折,曲调动听,而引起巨大轰动,与《白毛女》并称解放区两大歌剧。1950年,音乐家陈玛原将《赤叶河》改编成潮州方言歌剧,也产生强烈的影响。故排除。

D选项,这台著名秧歌剧是1943年由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王大化、李波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内容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依据当时陕甘宁边区开荒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编写。原名《王二小开荒》,后以群众通称的《兄妹开荒》定名。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C项。

第2题:

《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出现的()

  • A、话剧
  • B、新歌剧
  • C、秧歌
  • D、新秧歌剧

正确答案:B

第3题:

《兄妹开荒》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出现的()

A、话剧

B、歌剧

C、秧歌

D、新秧歌剧


参考答案:D

第4题:

黄源洛创作的歌剧()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要作品。

  • A、《荆轲》
  • B、《观音》
  • C、《秋子》
  • D、《白毛女》

正确答案:C

第5题:

黄源洛创作的歌剧()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要代表作。

  • A、《荆轲》
  • B、《观音》
  • C、《秋子》
  • D、《白毛女》

正确答案:C

第6题:

《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史上一座闪光的里程碑,是我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它开辟了一条探索西方歌剧民族化的道路。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秧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作有()和()等。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


正确答案: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

第8题:

黄源洛创作的歌剧()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要代表作。

A.《荆轲》

B.《观音》

C.《秋子》

D.《白毛女》


参考答案:C

第9题:

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作品是()。

  • A、《茶馆》
  • B、《雷雨》
  • C、《日出》
  • D、《骆驼祥子》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秧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作有兄妹开荒和夫妻识字等。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


正确答案: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