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简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⑴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
⑵善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
⑶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

第2题:

简析《北京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在《北京人》中,曹禺自觉地师学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家契诃夫,将传统的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重外在戏剧性”的戏,变成重“内在戏剧性”的戏,将“戏剧的戏剧”变成了“心理的戏剧”、“抒情的戏剧”、“生活的戏剧”,实现了走向契诃夫的宿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不追求重大题材,挖掘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和诗意、以及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寓深邃于平淡之中。其次,不追求强烈的外部动作,着意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有意把戏剧冲突的重心,由外部移到人物的内心,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性。第三,具有散文式的结构和平淡、幽远、深沉、隽永的抒情格调。

第3题: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第一,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许多诗篇都能巧妙地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就抒情明理。用以起兴发端的有典型事件,也有具体物象。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选择的都是采择芳条鲜花以赠情侣的情节,只不过一者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一者是独守闺房的思妇。以物象起兴发端多选择和时序相关的景观,抒情主人公或遇春草,或临秋风,有的眼望明月,有的耳听虫鸣,由这些具体物象引发出种种思绪。第二,情思与景物、情景的融合。古诗十九首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凛凛岁云暮和明月何皎皎都是典型的写境,抒情主人公一为思妇,一为游子。思妇在岁暮给远方游子寄去衣被,自己也思绪如潮。她在梦中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良人”,并且携手同车而归。然而,未及同床共枕,游子便倏忽离去。思妇醒后回忆梦境,徙倚感伤。第三,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痕迹。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作品。

第4题: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感情真挚,曲折细腻。
第二,诗意含蓄,表达委婉。
第三,运用比喻,耐人回味。

第5题: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①善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②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③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以衬映烘托,能达到一种虽着墨不多却语短情长的艺术效果。
④语言上具有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的特点。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不仅是汉末抒情文学兴起的产物,也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第6题:

举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征。


正确答案:《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杰出代表,具有惊心动魄的真情美。
(1)在情感表现方面,《古诗十九首》继承了中国抒情诗歌推重情感表达真挚自然的优良传统,着重抒写一己之情,大胆唱出诗人内心真实的渴望与怨思。同时,诗作又能超越一己之悲酸,写出了人生中最具普遍性、概括性的感受,因而深深打动人心。
(2)从美学意义上讲,作品大胆抒发了人生的正当欲求,冲破儒家诗教束缚,高扬人情,表现出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3)诗人通过细节描摹将情感的变化诉诸具体形象,增强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在抒情结构设置方面,主要有“感物而动”的触发式结构,“时空交错”的冥思式结构以及“设事寓情”的叙事式结构。借助于此,诗人使抽象的、变化无端的情感获得托付之物,最终达到真切动人的目的。
(5)诗境的虚实处理方面,大体可分为“化虚为实,实中见虚”、“虚实错综,映衬对比”、“似实还虚,似虚还实”三种方式。巧妙的虚实处理,使诗歌整体呈现出委婉曲折而余味无穷的特征。
(6)而在抒情人称与视角运用上,《古诗十九首》对《诗经》所开创的代拟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并能通过抒情视角的变换,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抒情主体心理世界的起伏变化。
总之,《古诗十九首》在出于自然、发于真情的基础上已显现出鲜明的“作用之功”,诗人以其高超的艺术匠心,表达自己深沉真挚的情思,在诗歌抒情结构设置、诗境的虚实处理、抒情人称与视角变化等方面,均做出了新的开拓与发展,为后世抒情诗艺术发展带来诸多启迪,在中国诗歌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7题:

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五言之《诗经》”。其艺术成就
首先表现在它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上。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其次,《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或融情于景,寓景于情,如《青青河畔草》;或以事传情,如《西北有高楼》,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
再次,《古诗十九首》每首语言都浅近自然,务求平淡,如话家常,而又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第8题:

简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它概括了漫长的时代内,人生的本质课题,表现了追求、动摇、破灭、失望的感情的深刻体验。其次,它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物我统一的境界。再次,善于通过生活细节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此外,古诗还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烘托气氛,表达感情。

第9题: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主要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首先是感情诚挚,曲折细腻。此诗的主题是离别。首叙“与君生别离”,抒写与丈夫天各一方的不幸;次写“道路阻且长”,表达难以相会的惆怅;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日缓和忧虑丈夫为人所惑;最后又说离居之思念,并以劝慰作结。情真意切的思念之情,反复咏叹,曲折而细致人微。其次是诗意含蓄,表达委婉。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虽有“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的特点,但毕竟是秀才写诗,明显区别于民歌的俚俗直率,表现出讲求薀藉含蓄的特色。此诗大量化用前人的诗句,这些化用自然而又贴切,透出典雅的气息,同样受到委婉含蓄,耐人回味。诗中还运用了不少的比喻。此外,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显示了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总体风貌。

第10题: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


正确答案: 《古诗十九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组诗全是抒情诗,但并非一味抽象地抒情,而是带有较强的叙事性,并能将叙事、描写、议论与抒情统一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它极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怀;它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在语言运用上,它虽明显表现出文人诗“雅”的特点,但又不是僵化的书面语言,没有人工雕饰的痕迹;它多用经过加工的口语,无不精炼准确,生动妥贴,含蓄蕴藉,言近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