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题目
单选题
《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A

名例

B

卫禁

C

户婚

D

捕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B.《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C.《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D.《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项混淆了隋唐立法的时间顺序。隋唐时的立法顺序为:《开皇律》、《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唐律集封建法律之大成,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的完备标志 着中华法系的成熟。在整个中国封建法制史上唐律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律的立法 思想、原则、篇章体例、法律内容都集前朝立法之大成,同时唐律又对后世的立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封建法律开始了儒家化的过程,贞观年间,因为对于礼法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所以在《永徽律疏》编订时就确立了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唐律“一准乎礼”。D项不正确,它混淆了晋朝的《泰始律》与《永徽律疏》。《泰始律》是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完成、次年颁行全国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由张斐、 杜预作注释,为晋武帝首肯从而具有了与律文同等的法律地位,《泰始律》又称为 “张杜律”。

第2题:

《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 A、名例
  • B、卫禁
  • C、户婚
  • D、捕亡

正确答案:B

第3题:

什么是《唐律疏议》


参考答案:

《唐律疏议》是唐《永徽律》和注解《永徽律》的“律疏”的合称。唐高宗李治登基后,命令长孙无忌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基础,编纂了《永徽律》。为了阐明《永徽律》的精神实质,便于《永徽律》的适用和实施,唐高宗又命令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逐条逐句作出注解,叫做“律疏”。该“律疏”经皇帝批准,于永徽四年颁行,附于律文之后,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律与疏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


第4题:

《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 A、具律
  • B、刑名
  • C、法例
  • D、名例律

正确答案:D

第5题:

《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是永徽四年唐高宗诏令“疏解”《永徽律》而制定的法典,时称《永徽律疏》,后称《唐律疏议》。
现存版本由唐律律文和“疏议”组成,共十二篇,502条。其结构严谨,设置合理,律条简要,将律文与疏议有机结合起来,立法技术很高,是迄今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最完整、最有影响力的封建法典。

第6题:

简述《唐律疏议》的篇数和篇名


正确答案:《唐律疏议》共十二篇,其篇名依次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第7题: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唐律疏议》中的《律》是指《贞观律》
  • B、《唐律疏议》的称呼是元代以后才出现的
  • C、《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 D、《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A

第8题:

《唐律疏议》唐律中原称为()。

A.《律疏》

B.《唐律疏议》

C.《永徽律疏》

D.《大唐律疏》


参考答案:C

第9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唐律疏议》(《永徽律疏》)


正确答案: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十二篇五百条。此后又对五百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称《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后人又称之为《唐律疏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