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不同地区()。

题目
单选题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不同地区()。
A

发展协调

B

相互促进

C

同步发展

D

发展极不平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具体表现在()进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A.产业结构

B.工业化

C.城市化

D.人口结构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B.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正确答案:ABCD
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恰当地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十六大报告分别论述了工业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发展信息化的必然性以及工,3k化和信息化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些都是上述选项中所列出的内容。因此,选ABCD。

第3题:

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表现在“城市的引力”和()。


参考答案:“农村的推力”

第4题:

阐述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


正确答案:18世纪后半期从英国肇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只是初期工业化或古典式工业化。除英国之外的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均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才进入成熟的工业化阶段。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第三世界的新兴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在19世70年代之前,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金融方面居于垄断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英国的传统工业支柱——纺织、煤炭和冶铁、机器制造业未能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而衰退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19世纪末彻底丧失。
(2)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始于19世纪下半期,从1850—1900年,美国农业生产总值增加了3倍,而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15倍。到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到世纪之交,美国已从农业国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38%,为英、法、德、日四国的总和。
(3)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约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到187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1870—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3倍,年均增长3.9%,仅次于美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生产已超过英国(1913年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5.7%,英国占14.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4)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末基本完成。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法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损失达130亿法郎,加之50亿法郎的战败赔款和工矿业区阿尔萨斯、洛林的割让,经济力量大为削弱。而国内工业生产成本较高,国内资本大量外流或投向非生产领域,使工业生产部门更新设备或技术改造乏力。这使法国在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中,进展缓慢。
(5)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大大加快了它的工业化步伐。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一次投资狂潮,俄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约在19世纪80年代末完成。90年代俄国的工业发展又形成高潮。直到1913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仍占57.9%,工业为42.1%。俄国工业化的完成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6)日本的工业革命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在世界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 日本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进程同步展开。19世纪80年代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工业革命,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的10年间,日本工业发展迅速,1901—1914年,日本的工业年增长率为6.3%,为同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
(7)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到19世纪末,丹麦通过农业的“工业化”,挪威通过航运业,芬兰通过出口产材和黄油,瑞典则由钢铁、造纸等部门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英属自治领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工业化也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东欧、南欧、亚非拉国家在20世纪初,其工业化才刚刚开始。

第5题: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读图完成21~22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在此国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化是主要动力
D.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先增加再下降(第三阶段下降),城市化水平一直增加,A错误;从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来看,阶段Ⅱ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比阶段I速度更快,B错误;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提高,属于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C不正确;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该城市的城市化速度一直比工业化速度快,D正确。

第6题: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B.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正确答案:ABCD
95.ABCD[解析]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恰当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报告分别论述了工业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发展信息化的必然性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些都是上述选项中所列出的内容。因此,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第7题:

我国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战略是__。

A.先实施工业化,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再实施信息化

B.在发达地区重点实施信息化,在欠发达地区重点实施工业化

C.在新兴行业重点实施信息化,在传统行业重点实施工业化

D.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正在实施信息化。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但不能等工业化完成后再实施信息化,而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是我国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战略。

第8题:

简述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


正确答案:(1)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传统的制造业通过采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以达到重新发展的目的。(2)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产业。(3)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过激竞争力。(4)帮助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增加商机。其中信息化对工业有又三种作用一是补充作用,信息经济越发展,越能弥补工业经济的不足,如皋耗能低效率,严重污染等二是替代作用,信息经济越发展,越能用信息资源来替代更大一部分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三是协同作用,信息经济越发展,越能使工业经济的发展有机会和新途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的发展基础也比较薄弱,发展程度也不是很高,和工业化的情况相同,我们的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有比较大差距。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督促着我们国家的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加快步伐,追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以立足未来的国际社会。其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味着在观念上使工业化不以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为终点,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往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前进。技术上要求运用工业制造技术的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于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工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原有工业技术的档次和功能。在管理上要求改革和创新,信息化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其他公共管理,达到带动工业化的目的。在资源上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挥信息的作用扩展知识的功能,使工业化扩大了可用资源的范围,并增加了知识化、智能化的特色。

第9题: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在此国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化是主要动力
D.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先增加再下降(第三阶段下降),城市化水平一直增加,A错误;从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来看,阶段Ⅱ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比阶段I速度更快,B错误;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提高,属于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C不正确;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该城市的城市化速度一直比工业化速度快.D正确。

第10题:

重工业化是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