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阶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分为:()

A、运动前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B,C,D

第2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阶段。
1、启蒙阶段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第3题: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从知觉概括向思维概括过渡阶段;(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能力发展阶段。

第4题: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0-1月),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1-3岁),()(3-6岁)。


正确答案: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第5题:

学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 A、2个阶段
  • B、3个阶段
  • C、4个阶段
  • D、5个阶段

正确答案:B

第6题: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经历3个阶段: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第7题: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发展。


正确答案: 一、2~3岁左右儿童已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
二、3~4岁儿童已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也逐渐精确。
三、4~5岁儿童能准确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
四、5~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第8题:

简述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正确答案:
科尔伯格把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性别标志。早期的学前儿童能正确标志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别。但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是根据外部的、表面的特征,如头发长度、服饰等。第二阶段:性别固定。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守恒性”有了一定的理解,如知道男孩将来要长成男人,女孩将来会长成女人,但他们仍相信改变服饰、发型等就能导致性别转换。第三阶段:性别一致性。幼儿园大班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始确信了性别的一致性,他们知道即使一个人“穿错了衣服”,也不会改变性别。

第9题: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正确答案: 一、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对集合的笼统感知。
二、感知集合是儿童形成最初数概念的必要的感性基础。
三、儿童对集合中包含关系的理解,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建立作了准备。
四、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儿童感知和体验两集合间的数量关系。

第10题:

简述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据研究,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接近甚至达到成人的水平。
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3、感知觉在幼儿的集训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