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共有约()城镇知识青年去了农村。

题目
单选题
“文革”时期,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共有约()城镇知识青年去了农村。
A

1000万

B

1300万

C

1600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直接影响是( )。

A.造成我国人才的断层
B.大批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了正规教育
C.知识青年经受了锻炼
D.给党和国家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答案:A
解析:
上山下乡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摒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使得广大青年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直接造成了我国人才的断层。

第2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以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历史背景的()。

A《少女小渔》

B《喜宴》

C《空的窗》

D《鞋》


B

第3题:

我国治理第五次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很具有中国特色。

A.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转业训练等

B.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C.国有企业建立“劳动服务公司”

D.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正确答案:B

第4题:

“文革”时期,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共有约()城镇知识青年去了农村。

  • A、1000万
  • B、1300万
  • C、1600万

正确答案:C

第5题:

()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全国掀起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


正确答案:1968

第6题:

1966~1978年,“文革”十年,经济社会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城市甚至无法容纳因自然增长而形成的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多年徘徊的17%上下。造成城镇发展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工业配置到“三线”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C:控制人口发展的政策
D:干部下放
E:缺乏就业岗位

答案:A,B,D
解析:
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由于十年动乱,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粮食生产停滞不前,当时的城市甚至无法容纳因自然增长而形成的城市人口,再加上大批知青和干部下放到农村,城市人口下降,大量工业配置到“三线”,分散的工业布局难以形成聚集优势来发展城镇。

第7题:

《陈奂生上城》写的是()时期的故事。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文化大革命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A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所示有因果关联的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订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答案:B
解析: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1952—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大幅上升。该时期我国实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工人数量增加,从而导致城镇人口上升,B项符合题意。“大跃进”、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订与城镇总人口数量变化无关,排除A、C两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导致城镇总人口数量下降,排除D项。

第9题: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仅限于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 B、到了农村的知识青年需要在农村永久定居
  • C、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毕业学生的安置和就业问题
  • D、毛泽东并不支持上山下乡运动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陈奂生上城》写的是()时期的故事。

  • A、20世纪80年代
  • B、20世纪90年代
  • C、文化大革命
  •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