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概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概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的模式。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有关学者提出进一步实现全纳性教育的设想,将全纳性教育理论转化为三个层次的发展模式:
(1)全纳性教育体系:以乡或区为单位构建全民教育网络。
(2)全纳性学校:以学校为中心建立社区全民教育站点,接纳和教育各种各样的儿童。
(3)全纳性课堂:根据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

第2题:

简述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的基本特征。
(1)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无论他们有何种残疾,也无论他们的残疾程度如何,都必须在正常班级里接受所有的教育;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服务。(2)全纳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组成特殊需要儿童的工作小组,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高水平的支持,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家长等。
(3)全纳性教育的课程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同样的机会参与活动,而不会被孤立。

第3题: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特殊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极大的()运动。

A.一体化教育

B.隔离式教育

C.全纳教育

D.回归主流


参考答案:D

第4题:

简述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
(1)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相同的学校或机构接受教育,所有儿童都有机会认识其生活的相同世界。
(2)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不只是在相同的空间接受教育,而且由教育者安排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交往活动,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互了解、尊重,相互邀请参与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
(3)教学的回归主流。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互交往,并在特教教师指导下接受个别化教育,在学习社会活动及物理空间上都相互统一,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主流。

第5题:

简述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的概念。
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服务。全纳性教育用“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概念。

第6题:

与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不一致的方式是()

A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教育

B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教育

C教学的回归主流教育

D特殊儿童特别照顾的隔离式教育


D

第7题:

简述回归主流教育模式的类型。
(1)资源教室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流行于美国与加拿大。将特殊儿童安置于正常的教育机构,一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里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道学习。
(2)教育配对模式:这种模式以丹麦为代表。在教育机构中,一个普通班与一个特殊班相配对,普通班与特殊班教师共同负责两个班教育,安排两班儿童共同学习或单独学习。
(3)咨询教师模式:这种模式实行于挪威。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增设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教人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有关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训练,确保特殊儿童能适应正常教育环境。
(4)混合服务模式:东欧国家在教育机构间进行再协调,向普通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协助。

第8题:

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教育配对模式的代表是()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丹麦


D

第9题:

简述回归主流教育模式。
1、资源教室模式。
2、教育配对模式。
3、咨询教师模式。
4、混合服务模式。

第10题:

简述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概念。
(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界兴起一场迅速发展的运动——回归主流。
(2)回归主流运动集中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
(3)回归主流运动提倡给特殊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条件,有利于他们与正常儿童交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顺利进入正常社会生活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