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依据 ()

题目
单选题
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依据 ()
A

劳务提供地标准

B

权利使用方标准

C

实际支付地标准

D

比例分配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L公司是甲国居民纳税人,2018年度所得10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所得80万元,来自乙国所得20万元。甲国实行居民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30%,对境外所得实行扣除法:乙国实行地域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20%。L公司本年度在甲国应纳所得税( )万元。

A.4.0
B.20.0
C.26.0
D.28.8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扣除法是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其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L公司在乙国已缴纳所得税=20×20%=4(万元)。L公司在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100-4=96(万元)。L公司在甲国应纳所得税=96×30%=28.8(万元)。

第2题:

引力原则主要用于()

  • A、判定跨国法人的居民身份
  • B、判定跨国自然人的居民身份
  • C、判定跨国法人在非居住国所取得所得的来源地问题
  • D、判定跨国法人在居住国所取得所得的来源地问题

正确答案:C

第3题: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依据属地原则确定的管辖权。它是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

  • 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
  • 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
  • C、避免双重征税
  • 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抵免方法下,居住国(国籍国)政府承认()

  • A、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
  • B、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优先地位
  • C、非居住国分享征税权
  • D、放弃居民管辖权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共用题干
A国居民甲获取B国的经营所得10万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6万元;获取C国经营所得30万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0万元。A、B、C三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50%、40%和60%,其特许权使用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10%和30%。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国际重复征税使跨国纳税人的同一笔跨国所得负担多国的税收,与非跨国纳税人相比加重了其税收的负担
B:国际重复征税并不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活动和税负公平原则
C:抵免法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优先地位
D:抵免法准予跨国纳税人抵销全部在国外已纳税款

答案:A,C
解析:
抵免法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优先地位,即居住国政府允许其居民纳税人抵免国外已纳所得税款的最高额,但要以不超过国外应税所得额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计算的应缴税额为限度。分国抵免限额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纳税人来自每一个外国的所得,分别计算抵免限额。其计算公式为:分国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某一外国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某一外国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1)B国抵免额限额=10*50%+6*20%=6.2(万元);B国已纳税额=10*40%+6*10%=4.6(万元)。B国已纳税额小于抵免额限额,所以,甲来源于B国所得的实际抵免额为4.6万元。(2)C国抵免额限额=30*50%+20*20%=19(万元);C国已纳税额=30*60%+20*30%=24(万元)。C国已纳税额大于抵免额限额,所以,甲来源于C国所得的实际抵免额为19万元。综上可知,本题答案为B。


由于国际重复征税使跨国纳税人的同一笔跨国所得负担多国的税收,与非跨国纳税人相比加重了其税收的负担,既不符合税负公平原则,也会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活动,从而不利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A项所述正确,当选;B项所述错误,不选。抵免法是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抵免法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优先地位,但同时也要维护居住国的一定税收利益。因此,在实行抵免时通常要规定一个限额,即居住国政府允许其居民纳税人抵免国外已纳所得税额的最高额,以不超过国外应税所得额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计算的应缴税额为限度。因此,C项所述正确,D项所述错误。综上可知,本题答案为A、C。


由于甲在C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大于分国抵免限额,因此,甲在C国缴纳的税款可以全额抵免,无需再交所得税款。A国应对居民甲的所得征收所得税额=6.2-4.6=1.6(万元)。


综合抵免限额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居民纳税人的全部外国来源所得,不分国别、项目汇总在一起计算抵免限额。其计算公式为:综合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国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10+30)*50%+(6+20)*20%=25.2(万元)。甲在B、C两国实际缴纳税款=4.6+24=28.6(万元)。虽然甲在B、C两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大于综合抵免最高限额,但甲在A国的抵免额不得超过综合抵免最高限额,因此,A国对居民甲所得的抵免额为25.2万元。


综合抵免限额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居民纳税人的全部外国来源所得,不分国别、项目汇总在一起计算抵免限额。其计算公式是:综合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国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10+30)*50%+(6+20)*20%=25.2(万元)。甲在B、C两国实际缴纳税款一4.6+24=28.6(万元)。由于甲在B、C两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大于综合抵免限额,因此,甲在A国需要缴纳的可以全额抵免,无需再交所得税款。

第7题:

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依据 ()

  • A、劳务提供地标准
  • B、权利使用方标准
  • C、实际支付地标准
  • D、比例分配标准

正确答案:B

第8题:

L公司是甲国居民纳税人,2018年度的所得为1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所得90万元,来自乙国所得60万元。甲国实行居民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25%,对境外所得实行扣除法:乙国实行地域管辖权,所得税税率为20%。L公司2018年度在甲国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万元。

A.12.0
B.22.5
C.26.0
D.34.5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扣除法是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其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L公司在乙国已纳所得税=60×20%=12(万元)。L公司在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150-12=138(万元)。L公司在甲国应纳所得税=138×25%=34.5(万元)。

第9题:

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出租和使用不动产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依据()。

  • A、不动产所有者国籍
  • B、不动产租赁者国籍
  • C、不动产继承者国籍
  • D、不动产坐落地标准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约束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规范时,其标准是()。

  • A、实际支付地标准
  • B、劳务提供地标准
  • C、权利使用地标准
  • D、比例分配标准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