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这二者是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内容的形式化”指形式是内容的自然发展,当内容显现为形式时,内容就渗透在形式之中了。“形式的内容化”指充分发挥形式的动能性,使形式既充分展现内容,又使内容深化与升华。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题2】(4分)

设S为信号量,P、V操作的形式化定义如图5-2和图5-3所示,请完成该形式化定义,将应填入(n)处的内容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直接填写编号即可)。

图5-2 P操作的形式化定义

图5-3 V操作的形式化定义


正确答案:
(1)S--(1分)(2)S<0(1分)(3)S++(1分)(4)S<=0(1分)

第2题:

简述“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这二者是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内容的形式化”指形式是内容的自然发展,当内容显现为形式时,内容就渗透在形式之中了。“形式的内容化”指充分发挥形式的动能性,使形式既充分展现内容,又使内容深化与升华。

第3题: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过程。

A.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B.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D.制度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正确答案:A

第4题: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需求的语言()。

  • A、非形式化语言
  • B、半形式化语言
  • C、形式化语言
  • D、结构化语言

正确答案:D

第5题:

美术教育的形态包括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准形式化教育

第6题:

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即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进程。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一般特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
教育民主化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是政治民主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体体现为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制度上的逐步实现;
第二,是教育系统内部本身的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民主、教育内容中的民主意识渗透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
教育主体性也有两层含义:
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自由发展;
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有个性的人。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条件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第7题:

中学美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其目的在教学中的()。

A特殊化

B具体化

C形式化

D序列化


B

第8题:

设S为信号量,P、V操作的形式化定义如下图(a)和(b)所示,请完成该形式化定义,将应填入(n)处的内容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


正确答案:(1)S-- (2)SO (3)S++ (4)S=0
(1)S-- (2)SO (3)S++ (4)S=0 解析:信号量是荷兰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Dijkstra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同步机制,其基本思想是在多个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使用简单的信号宋同步。
在操作系统中,信号量是表示资源的实体,除信号量的初值外,信号量的值仅能由 P操作(又称Wait操作)和V操作(又称Signal操作)改变。
设S为一个信号量,P(S)执行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先执行S=S-1,若S0,则进程继续运行;若SO,则阻塞该进程,并将它插入该信号量的等待队列中。
V(S)执行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先执行S=S+1,若S>O,则进程继续执行;若 S≤0,则从该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移出第一个进程,使其变为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
P、V操作的形式化描述如下:
P(S)
{
S --;
IF(so){
阻塞该进程;
将该进程插入信号量s的等待队列;
}
}
V(S)
{
S++;
IF(S= 0){
从信号量s的等待队列中取出队首进程;
将其插入就绪队列;
}
}

第9题:

从形式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的过程。


正确答案:制度化

第10题:

招贴的审美包括()

  • A、形式美
  • B、内容美
  • C、精神美
  • D、内涵美
  • E、思想美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