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有“惜墨如金”之称的画家是(),其代表作品包括《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等。

题目
单选题
北宋时期,有“惜墨如金”之称的画家是(),其代表作品包括《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等。
A

荆浩

B

李成

C

范宽

D

李公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表现风俗题材的作品是( )。


A.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
B.李唐的《采薇图》
C.李嵩的《货郎图》
D.李成的《读碑窠石图》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题材的了解。李嵩的《货郎图》是一幅人物风俗画卷。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不堪重负地弯着腰,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像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画家借助货郎这一题材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但因李嵩是宫廷画家,画作均为宫廷服务,图中的一些物品为宫廷所有,并不能真实表现平民生活。C项正确。

A项: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绢本,设色,纵147.4厘米,横107.7厘米,系描绘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在兵乱中流落匈奴,后为曹操赎回的故事。图中土冈沙丘,疏枝衰草,汉使列队迎候,左贤王即席饯别,二子牵衣不舍,人物神情细致生动,仪态肃穆庄严。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李唐的《采薇图》,绢本,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借以颂扬民族气节,间接地表达了他反对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场,有的题跋也指出此画是“为南渡降臣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五代李成的《读碑窠石图》,卷轴,绢本,墨色,纵:126.3cm,横:104.9cm。《读碑窠石图》是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 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2题:

北宋年间宗教画家武宗元的代表作品是()

A《朝元仙仗图》

B《观音图》

C《送子天王图》

D《朝元图》


A

第3题:

.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

A.《秋岭遥山图》

B.《寒林平野图》

C.《冬景遥山图》

D.《读碑窠石图》


参考答案:D

第4题:

《读碑窠石图》作者是()。

  • A、李成
  • B、范宽
  • C、许道宁
  • D、燕文贵

正确答案:A

第5题:

王冕是元代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典型文人画家,其代表作品是()

A《墨梅图》

B《花鸟图》

C《竹石图》

D《双喜图》


A

第6题:

宋代山水画家李成的传世作品是()

A《早春图》

B《雪景寒林图》

C《读碑窠石图》

D《潇湘奇观图》


C

第7题:

北宋花鸟画家崔白传世作品有()

A《芙蓉锦鸡图》

B《写生珍禽图》

C《霜柯竹石图》

D《双喜图》


D

第8题:

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读碑窠石图》是()所作。

A、李唐

B、李成

C、范宽

D、米芾


参考答案:B

第9题:

王冕是元代画家,善画梅花、竹石,其代表作品有《墨梅图》等。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可以在《读碑窠石图》中找到李成与范宽两个人的名字。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