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5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首层中厅高12m,施工中,某工人在中厅高空搭设脚手架时随手将扳手放

题目
问答题
某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5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首层中厅高12m,施工中,某工人在中厅高空搭设脚手架时随手将扳手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受振动后扳手从上面滑落,顺着楼板预留洞口(平面尺寸0.25m×0.50m)砸到在地下室施工的王姓工人头部。由于王姓工人认为在室内的楼板下作业没有危险,故没有戴安全帽,被砸成重伤。(工人来工地不到3天;木工开塔吊;卷扬机突然制动失灵;在昏暗的灯光下施工;) 请结合案例说明该起事故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9年5月1日。

事件一:2008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槛的管道井竖向洞口处坠落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事件二:顶层吊顶安装石膏板前,施工单位仅对吊顶内管道设备安装申报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提出申报验收有漏项,应补充验收申报项目:

问题:

1.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理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分项工程安全整理办法》规定:脚手架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各类工具式脚手架和卸料平台等工程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中,脚手架高度3.6m×11m+4.8m=44.4m》24m,因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第2题:

某商住楼工程,地处繁华闹市区,建筑面积28000㎡,地下1层,地上2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主体施工阶段,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建筑物的外围搭设了双排落地脚手架,脚手架的外立面用密目安全网进行了全封闭处理,作业层周边进行了硬防护。二次结构完成后,施工单位安排现场工人对脚手架进行分段拆除,在拆除至离地面还有7步架的时候,一名架子工因为没有系挂安全带,在拆解扣件时因用力过猛身体失去重心,从8m高的架子上跌落,经抢救无效死亡。发生事故时,架子工所处的高度应划定为()级高处作业。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21页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4)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本题满足二级高处作业划定范围。

第3题:

案例二

背景资料:某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中厅高12米,施工单位的项目部编制的模板支架施工方案是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施工中,某工人在中厅高空搭设脚手架时随手将扳白手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受振动后扳手从上面滑落,顺着楼板预留洞口(平面尺寸0.25m×0.50m)砸到在地下室施工的王姓工人头部。由于王姓工人认为在室内的楼板下作业没有危险,故没有戴安全帽,被砸成重伤。

问题:

1. 说明该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2. 写出该模板支架施工方案正确的审批程序。

3. 扳手放在脚手架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 何谓“三宝”和“四口”?本例的预留洞口应如何防护?


正确答案:
1. 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包括:该工人违规操作,预留洞口未防护,王姓工人未戴安全帽,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2. 该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的技术负责人审批,该模板支架高度超过8米还应组织专家组审查论证通过,再报监理审批同意。
3. 工具不能随意放在脚手架上,工具暂时不用应放在工具袋内。
4. “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四口”是指预留洞口、楼梯口、通道口、电梯井口。
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cm~50cm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必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固定牢靠,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

第4题:

某12层的公寓工程,在建筑物的四周搭设了一道40m的封圈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外装修以后需将脚手架拆除。拆除时,将折下来的构配件随手往地面抛掷,当拆到30m高时,往下抛一根钢管,刚好打在路过此处戴安全帽子施工员头上,安全帽破碎,施工员当场死亡。分折上述事故的原因。


正确答案: 事故的原因:
1)违反了拆除脚手架时构配件严禁抛掷地面的规定;
2)拆除脚手架没有按规定编制拆除专项方案,没有进行安全交底、没有明确拆除的构配件的运输方法;
3)拆除脚手架没有设置警戒区域,无专人监护;
4)施工员安全意识差。

第5题:

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项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型商场工程的施工。其依法可以将()工 程分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
A.全部劳务作业 B.全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
C.混凝土框架结构 D.大型玻璃幕墙
E.水电设备安装


答案:A,D,E
解析:
解析 工程分包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

第6题: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40m2,建筑高度40m,地下一层,基坑深度4.5m,地上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问题】
  施工单位应根据哪些因素组建项目部?


答案:
解析: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应根据施工项目规模、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

第7题:

某机关综合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8000㎡,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总承包。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第四层剪力墙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某检验批强度不合格。
事件二:由于设计变更停工20天,导致一批快硬水泥堆放在仓库达40天,但鉴于保管良好,项目经理部将这批水泥直接用于施工。
事件三:首层中厅高9m,针对该部位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
事件四:当工程进入地上第8层后,为了加快模板(架)材料周转,项目经理要求多做两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立即拆除梁板(跨度均小于8m,且无悬挑构件)的模板(架)体系。
问题:
1.事件一中,对于剪力墙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如何进行验收处理?
2.事件二中,对快硬水泥使用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指出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是否妥当?并写出该方案论证、审批程序。
4.事件四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剪力墙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处理:
(1)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
(3)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否则,不予验收。
2.快硬水泥直接用于施工:不正确。理由:快硬水泥出厂超过1个月时应再次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后才能使用(按复验结果使用)。
3.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实施:不要。
该方案论证、审批程序如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系统高度超过8m时,编制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需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会进行专家论证。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或审批)后方可实施。
4.项目经理的要求:不正确。
理由:现场拆模受构件实际强度控制,应根据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确定,不能用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代替现场构件实际强度(或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5.0.6条之规定,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第5.0.7条还规定: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关于质量验收管理的题,主要考核当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方法和验收原则。
2.混凝土结构原材料质量管理。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B50204200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考核材料质量选用及验收的题,考核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水泥储存及使用知识的掌握。
3.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文件规定,如下模板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还规定: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有关安全管理的题,考核考生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4.3.1条规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的使用功能,规范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施工技术管理的题,考核考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要求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第8题:

某电气集团公司投资建设一写字楼,建筑面积150407㎡,地下3层,地上31层,裙房5层,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塔楼结构为内筒外框。施工单位为某集团建筑公司,设计单位为国外某设计单位,监理为该市咨询监理公司。

问题:

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检验的重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检验的重点是:检查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导墙、槽段开挖、泥浆配合比及性能指标、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和接缝、墙体轴线和墙体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检验的重点是:检查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导墙、槽段开挖、泥浆配合比及性能指标、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和接缝、墙体轴线和墙体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第9题:

某12层高的公寓工程,在建筑物的四周搭设了一道高40M的封圈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外装修以后,需将脚手架拆除。拆除时,将拆下来的构配件随手往地面抛掷,当拆到30M高时,往下掷一根钢管,刚好打在路过此处戴着安全帽的施工员头亡,安全帽破碎,施工员当场死亡。请判断事故原因。拆除脚手架没有设置警戒区域及专人监护。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某12层的公寓工程,在建筑物的四周搭设了一道40m的封圈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外装修以后需将脚手架拆除。拆除时,将折下来的构配件随手往地面抛掷,当拆到30m高时,往下抛一根钢管,刚好打在路过此处戴安全帽子施工员头上,安全帽破碎,施工员当场死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哪些项目?


正确答案: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使用中,应分阶段、定期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特别是检查:
1)连墙件是否漏设或被拆除而未补设;
2)脚手架是否超载;
3)立杆是否稳定;
4)基础沉降情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