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在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的基底边缘最大压应力Pmax=350kPa,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则该建筑物的经过

题目
单选题
某建筑物在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的基底边缘最大压应力Pmax=350kPa,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则该建筑物的经过基底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下列()项时,才能满足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要求。()
A

≥292kPa

B

≥265kPa

C

≥225kPa

D

≥215kP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的规定?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
(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在松砂地基中,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中的碎石垫展其主要作用可用下列选项中哪些来说明()
A.沟成水平排水通道,加速排水固结 B.降低碎石桩桩体中竖向应力C.降低桩间土层中竖向应力 D.减少桩土应力比


答案:B,D
解析:
BD。《建筑地基处理规范》7.2.5条文说明,碎石垫层起水平排水的作用,有利于施工后土层能加快固结,更大的作用在碎石桩顶采用碎石垫层可以起到明显的应力扩散作用,降低碎石桩和桩周土的附加应力,增大桩间土的附加应力,减少桩土应力比,减少碎石桩侧向变形,从而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注:依据《地基处理手册》P234可知,砂石桩类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主要作用为: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例;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此时,因砂土和桩体本身的透水性较好,其垫层的排水作用不再是其主要作用。因此,A针对本题的主要作用说法欠妥。

第3题:

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为σz=Kp0,因此在同样的地基上,基底附加应力相同的两个建筑物,其沉降值应相同。()


本题答案:错

第4题:

某民用建筑采用片筏基础,埋深为4.0 m,宽度为10 m,自0~3 m为黏性土,3~10 m为液化砂土,相对密度Dr=0.60,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基底压力为160 kPa,该建筑物地震时的液化震陷量为( )。

A 0.2 m
B 0.4 m
C 0.6 m
D 0.8 m

答案:C
解析:
0.44d1=0.44×10-4.4(m)<10(m),取B=10 m
ξ=1,S0=0.15

第5题: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B.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1.2倍
C.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D.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25%

答案: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2.4条。

第6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规定,当需要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竖向承载力时应按地震作用效应( )计算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
A.标准组合 B.基本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偶然组合


答案:A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来计算。

第7题: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应满足如下哪些要求?( )
A.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不超过15%
B.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不超过25%
C.p≤faE,且pmax≤1.2faE
D.p≤faE,或pmax≤1.2faE
式中,P为基础底面地震组合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pmax为基础边缘地震组合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faE为调整后地基上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答案:A,C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2. 3 ~ 4. 2. 4条规定。

第8题:

地基土为稍密的细砂,地基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则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 )。

A.160kPA.
B.178kPA.
C.150kPA.
D.198kPA.

答案: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2.3条。

第9题:

某8层建筑物高24m,筏板基础宽12m,长50m,地基土为中密一密实细砂,深宽缝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50kP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验算天然地基抗震竖向承载力。问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的情况下,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建筑物总竖向作用力应不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76500kN B.99450kN C.117000kN D.195000kN


答案:B
解析:

答案B正确。

第10题:

某8层建筑物高24m,筏板基础宽12m,长50m,地基土为中密~密实细砂,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50kPa,如图9-3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验算天然地基抗震竖向承载力。问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的情况下,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建筑物总竖向作用力应不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76500kN B. 99450kN C. 117000kN D. 195000kN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表4.2.3及式(4.2.3),faH=ζafa; 查表4.2.3,ζa=1.3;
地基抗震承载力:faE=ζafa=1.3×250=325kPa;
根据式(4. 2.4-2),pmax≤1.2faE =1.2×325=390kPa;
根据第4.2.4条,H/6=24/12=2,基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底面面积的15% ;竖向力=基底压力×面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