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等群体就业。

题目
多选题
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等群体就业。
A

高校毕业生

B

农民工

C

退役军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面试热点:2020年,“六稳”之首稳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完善和强化“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0年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会议还强调,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

【模拟试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1、概括话题,表明观点。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现在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内部在抗“疫”期间不仅要要调整产业结构,也要发挥政府作用给予就业重点人群更多保障。在内外因素下,出现就业也问题也是必然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并解决好。

2、分析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2)政府连续7年将就业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再次强调“稳就业”也是必然的要求。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就业、保民生”重要讲话为打败病毒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明显高于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但是就业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3、分析问题

(1)目前,我国就业方面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总量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流动性大,加上“大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这‘三聚头’加大了就业总量的矛盾;就业结构方面,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制造业部门需求很大,与之相对的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这种供给错配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问题;提升就业质量方面,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民众对就业期待提高,“闪辞”“裸辞”频现。

(2)加之新型肺炎的影响,疫情可能在短期内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餐饮、零售、交运、文旅等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也需要第一二产业的支撑。疫情发生后,一些企业开复工时间有所推迟,相应地劳动力返岗时间也有所错后。尤其是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部分中小微企业,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受到疫情的冲击可能更大。

4、提出对策。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我们更应保持定力,继续做好“稳就业”工作。

(1)特殊时期,加大政府的调控作业。一方面,对小微企业应加大信贷等金融支持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专项补贴、税费减免、社保延交等,并专门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加以纾困,妥善安排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明确对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重点企业、重大工程,指定专人对接,优先发布用工信息,通过余缺调剂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

(2)鼓励灵活就业,多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方式。比如,一方面鼓励倡导用人单位采取线上职位发布、线上双选会、语音视频面试等线上模式开展招聘工作,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工、复工及就业动态等信息,促进劳动者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针对疫情稳定后可能产生的就业需求反弹,开展事先培训工作。

(2)发挥地方优势,创新支撑就业的模式。探索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的特色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让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机会、就业福利同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第2题: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下列对“守住底线”中的“底线”的正确理解是()。

  • A、确保基本民生不出问题
  • B、保障政府对民生的投入
  • C、确保居民生活年年改善
  • D、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正常

正确答案:D

第3题:

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的原则。

  • A、守住底线
  • B、突出重点
  • C、完善制度
  • D、引导舆论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 A、守住底线
  • B、突出重点
  • C、完善制度
  • D、引导舆论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促进就业,被纳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 )之中,就是由其( )所决定的。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经两次提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明确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这些表明,抓紧推进优先就业,做好就业工作的政策信号已越来越( )。

A.蓝图特殊性强烈
B.框架复杂性连贯
C.链条全局性清楚
D.议题重要性明晰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此题突破口在第三空。该空搭配“信号”,且照应前文语境“促进就业,被纳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事实上,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两次提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明确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A项“强烈”指力量很大的,程度很高的,鲜明的,与“信号”搭配恰当,且能照应前文语境。B项“连贯”指连接,贯穿。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清楚”指明白,有条理,与“信号”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清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与“信号”搭配恰当,且能照应前文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就业是民生之本,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可知,就业非常重要。A项“特殊性”指不同于一般的,与别的事物不相同的性质,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D项“重要性”指被认为有很大价值和影响的性质,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促进就业,被纳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议题之中”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第7题:

我们对做好民主工作的思路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一要求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去。

  • A、守住底线
  • B、突出重点
  • C、完善制度
  • D、引导舆论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会议要求,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A.高校毕业生

B.农民工

C.退役军人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 A、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 B、坚守底线、突出关键、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 C、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 D、守住底线、突出关键、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正确答案:A

第10题: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把()摆在突出位置。

  • A、稳金融
  • B、稳就业
  • C、稳外贸
  • D、稳外资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