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句子末尾出现双音动词,如“我们要对这个问题研究”,语法上没有毛病,可是要在“研究”前边加上“加以”或“进行”,这是为

题目
问答题
有些句子末尾出现双音动词,如“我们要对这个问题研究”,语法上没有毛病,可是要在“研究”前边加上“加以”或“进行”,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们要对这个问题研究”,最后是一个双音步结尾,显得不够稳定,句子不平衡,如果加一个“加以”或“进行”,构成四音节,两个双音节,句子就显得稳定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对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预期分析和了解,这是行动研究过程中的行动环节。()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2)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3)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 述。(4)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事业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 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能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5)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 (2)(5)(3)(1)(4)
B. (1)(4)(2)(3)(5)
C. (2)(1)(4)(3)(5)
D. (1)(4)(2)(5)(3)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暂缺。

第3题:

教师要在做教育研究前思考,“我们的工作中有没有问题、有没有疑惑,有没有需要解决的困难”,有了问题,才可能变成课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日语是黏着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有()

  • A、主要依靠助词或助动词成分决定语法关系
  • B、谓语总在句子后面
  • C、体言没有词形变化
  • D、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助动词有词尾变化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我们把“进行”“给予”“加以”这一类动词叫做()动词。
准谓语

第6题: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答案:C
解析:
这个语段,共有五个句子。其中,句⑤中“这个信念”应承句②中“有一种信念”;由句④中的转折连词“可是”及其后的“现代”,可以推断带有“在古代”的①句应在其前面;而句①中有指代词“这个”故不能置于段首。所以答案为C。

第7题:

有些句子末尾出现双音动词,如“我们要对这个问题研究”,语法上没有毛病,可是要在“研究”前边加上“加以”或“进行”,这是为什么?
“我们要对这个问题研究”,最后是一个双音步结尾,显得不够稳定,句子不平衡,如果加一个“加以”或“进行”,构成四音节,两个双音节,句子就显得稳定了。

第8题:

谓语是表达意思最主要的部分,一般不能省略但有些句子谓语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可以承前省或蒙后省。()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形容词或动词前边加上“个”变成体词性结构以后充任的宾语叫()。
程度宾语

第10题:

指出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加以改正。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职工的午饭问题。


正确答案:句式杂糅,应为:“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解决了职工的午饭问题。”或,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职工午饭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