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是()。

题目
单选题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是()。
A

高差法

B

三边测量法

C

仪高法

D

三角测量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机电工程测量的原理与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
B.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已知点的高程和高差,推算出另一点的高程
C.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在1mm以内
D.平面安装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

答案:C
解析:
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在0.5mm以内。

第2题: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高程的方法是( )

A.高差法
B.三边测量法
C.仪高法
D.三角测量法

答案:A
解析:
高差法是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第3题:

水准测量时,在什么立尺点上放尺垫?()

A、转点

B、已知高程点

C、待测高程点

D、都对


参考答案:A

第4题: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答案:对
解析: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第5题: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

A.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读取水准尺读数
D.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答案:D
解析: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己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第6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  )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

A.计算
B.垂直视线
C.水平视线
D.倾斜观测

答案:C
解析: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测出两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高差,推算出另一个点的高程。

第7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 )的测量方法。
A、高差
B、仪高
C、标高
D、高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要求和方法。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1)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2)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参见教材P16。

第8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m。

A.11.000

B.12.000

C.12.500

D.13.000


正确答案:D

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m;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b则N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第9题:

水准测量采用高差法,测量过程中,通过()得到待定点的高程。

A、目测
B、计算
C、微调补偿器
D、水准尺自动反馈高程差值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17, 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

第10题: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

A、高程法
B、仪高法
C、高差法
D、基准线测量法

答案:C
解析:
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