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南京某旅行社导游人员小王接待了来自北京的旅游团一行28人。由于天气炎热,该团在游览中山陵时,有一名老龄游

题目
问答题
2009年8月,南京某旅行社导游人员小王接待了来自北京的旅游团一行28人。由于天气炎热,该团在游览中山陵时,有一名老龄游客出现中暑症状。经送医院治疗,老人没有生命危险,但已不适合随团活动,游览接下来的行程,必须住院治疗。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暑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老人中暑后,导游人员小王应采取哪些措施? (2)在盛夏时节带团,导游人员应怎样避免游客中暑? (3)老人住院治疗期间,导游人员小王要做哪些工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导游小王接待了一个外国旅游团,当该团在北京游览期间,小李多次提醒游客看好自身物品,几日后有一游客声称自己的护照和签证丢失,经多方查找后未果,需要补办证件,小王此时应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 (1)与旅行社联系,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由接待社出具遗失证明;
(2)请失主准备彩色照片;找专人陪同失主本人持证明和照片办理相关手续。
(3)导游小王继续做好旅游团的接待工作,同时提醒大家加强注意物品安全,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第2题:

某旅行社组织50人的旅游团到华山旅游,在游览期间,游客刘某向导游人员提出自行游览,随后离团自行上山,结果不慎跌伤手臂。对此该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2008年6月,某旅行社接待澳门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6月16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俞某担任该团陪同。俞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6月17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6月16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俞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6月16日晚天降大雨,6月17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因山体滑坡,道路瘫痪,旅游团只得返回。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俞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塌方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①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②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①导游员的辩解不成立。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延迟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②旅行社的辩解也不成立,导游的行为应视为旅行社的行为。所以,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第4题:

地接小周接待了一个来自上海的旅游团,某日,小周带领大家来到了一家玉器店选购玉器。作为地接导游,在带领旅游团购物时,应做好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 (1)严格按着接待计划到指定购物商店购物。
(2)讲清购物时间和购物的注意事项。
(3)介绍本地商品特色,当好游客的购物参谋。
(4)谨防假冒伪劣商品,积极维护旅游者的权益。

第5题:

导游小胡接待了一个来自北京的旅游团,在游览期间,部分游客因对接待质量不满,要求退团,问小胡应该怎么做?若游客仍坚持要在途中退团,导游员要按哪些规范操作?


正确答案: (1)游客要求途中退团,不管是属哪种情况,导游员首先要问清原因,然后再作详细的分析。
(2)因为是游客对旅游接待服务质量有意见,那导游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且督促各旅游接待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另外,导游员在讲解上要增加力度和深度,在服务上做到热情周到,尽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3)若仍有部分游客坚持要在途中退团,导游员要按以下规范操作:
1、及时向旅行社汇报(并请示该退的费用问题等;
2、办理游客离团手续;
3、重新安排游客返程事宜,并告之所需费用均为自理;
4、告诉游客未享受的综合服务费不予退还;
5、将减人的信息通知各有关旅游接待部门;
6、继续做好其他游客的思想和服务工作。
另外,有关费用的问题,导游员原则上要按旅行社的要求办理。

第6题:

某旅游团在故宫游览期间,一名游客不慎走失,该团地陪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小张应立即了解情况,迅速寻找,也可请全陪或领队分头寻找。
(2)仍找不到,小张应立即向游览地管理部门求助,分析可能的去向并与下榻饭店联系,必要时可以向当地公安部门求助。
(3)做好善后工作,找到走失旅游者后,小张应首先安抚旅游者,问清情况,分析走失原因。
(4)最后写出书面报告。

第7题:

地接导游小刘接待了一个旅游团,到达某景点后,小刘带领游客进园游览,由于经验不足,他并未提醒游客管理好自己的财物,车上窗户也没有关好。当游客们结束游览回到车辆上时,发现放在车上的所有物品均被盗,价值约一万元人民币,游客要求旅行社赔偿,旅行社以物品在车辆上被盗为由,认为责任在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拒绝赔偿。地陪导游没有本案例中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游客可否向地接社索赔?有何依据?


正确答案: (1)旅行社的辩解不成立,因为本案中涉及两个合同关系,一是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签订的旅游合同,合同主体是旅行社和旅游者;二是汽车租赁合同,合同的主体是旅行社和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游客和汽车租赁公司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因此旅行社的辩解不成立。
(2)游客可以向地接社要求赔偿。
(3)依据我国《旅行社条例》的规定,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对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宜,应当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本案中,地陪没有就妥善保管财物向游客做出明确的警告和提示,而且也没有采取如关窗等防盗措施,应该承担责任。

第8题:

2001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张某担任该团陪同。张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张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翠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违反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该旅行社则辩称。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张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

(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1 导游员的辨解是没有道理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在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进行导游活动的过程中,不得私自删减、增加、变更接待计划。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 旅行社的辨解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的委派而从事导游活动的,旅行社应对导游人员带团过程中的行为负责。国而旅行社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9题:

某旅游团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位老年游客因天气炎热而中暑,该团的导游员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可置患者于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领,放松裤带;可能时让其饮用含盐饮料,对发烧者要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散热,服用必要的防暑药物;缓解后让其静坐(卧)休息;严重中暑者做必要治疗后立即送医院。

第10题:

导游小郑接待了一个来自英国的旅游团,某日游览完毕,准备吃晚餐的时候,团中一名游客对小郑说自己丢失了一枚宝石戒指,此种情况,小郑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首先导游员要详细了解丢失物品的有关情况,分析物品丢失的可能时间和地点并积极帮助寻找。若丢失的是进关时登记并需复带出境的或保险的贵重物品,接待社首先出具证明,失主持证明到当地公安局开具遗失证明,以备出海关时查验或向保险公司索赔。同时要提出热情周到的服务,安慰失主,以缓解他的不快情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