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实际现场采用双CDU方式扩容为O2,当扩容为O3,TRX0(BCCH)没有经过CDU0合路,而TRX1与TRX2经过CDU1合路,对手机用户有何影响?对话统指标有何影响?
手机处于TRX0覆盖范围,而超出TRX1/TRX2覆盖范围,在拨打电话时,当分配TCH指配到TRX1/TR2上,而呼叫失败。对话统指标将增加TCH指配失败次数。从邻近小区切进本小区,当分配到后两个载频信道,而切换失败。话统指标上将增加切换失败次数。
第2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从O1扩容为O2,机顶功率相差多少dB?
第3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使用PBU方案后,下行覆盖明显有改善,为保证上下行平衡,且不增加天馈线,增加何种类型塔放?
第4题:
某O4基站(BTS30)为搬迁站,其合分路配置为1SCU+1CDU,采用2面全向天线。该基站开通后,局方反映,覆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比原基站小。请回答以下问题:
请写出SCU、CDU的最大插入损耗。
SCU的插入损耗为6.8dB;CDU的插入损耗为:4.5dB
第5题:
A.S1/1(2CDU)
B.O2(2CDU)
C.S3(2CDU)
D.S4(CDU+SCU)
E.O2(1EDU)
第6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当采用EDU方案,EDU的损耗多少dB?硬件上EDU更换CDU时,若数据没有配置成EDU,会有何影响?
第7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CDU上有TX1、TX2、TX_COMB、TX_DUP四个端口,TRX0单板在O1时连接到哪个端口,才会出现扩容为O2后覆盖范围缩小的问题。
TX_DUP
第8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若载频板功率为40W,使用PBU方案,在硬件上还需要更换哪块单板?请简述原因。
第9题:
A.1、4.5、8
B.1.5、4、8.5
C.1、4、8
D.1、5、8
第10题:
A.25W
B.12.5W
C.7.1W
D.5.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