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如果实际成本曲线在香蕉图中,则工程的成本没有失控。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题目
问答题
有人认为,如果实际成本曲线在香蕉图中,则工程的成本没有失控。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各方面都优秀的“全才”,而“全才”在目前社会条件下是很难有的,因而素质教育无法贯彻实施。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以上观点是错误的.是对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错误理解,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2题:

有人认为:既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的包络线,它表示在长期对于所生产的每一个产量水平,厂商都可以将平均成本降到最低,那么,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一定与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相切于各SAC曲线的最低点,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这句话不正确,理由是厂商长期生产的基本规律体现为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 在长期,厂商能够随着产量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在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首先厂商将经历规模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即表现为LAC曲线下降。在该阶段,下降的IAC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然后通过对企业规模的不断调整,厂商将在某一点实现生产的适度规模:在适度规模这一点,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即表现为LAC曲线达到最低点。在该点,L4C曲线与代表适度规模的那条SAC曲线恰好相切于各自的最低点。最后厂商将经历规模不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表现为LAC曲线上升。在该阶段,上升的LAC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厂商会首先经历规模经济,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在于: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有一个由技术决定的适度规模,唯有在生产的适度规模时,厂商才能达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否则,在产量过小和规模过小时,平均成本会过高,厂商只要增加产量和扩大规模就可以降低成本,这就是规模经济阶段。而在产量过大和规模过大时,平均成本也会过高,厂商只有减少产量和缩小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这就是规模不经济阶段:

第3题:

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没有实际成本。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商业信用机会成本的含义。商业信用筹资属于自然性融资,与商业买卖同时进行,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不放弃现金折扣,则没有机会成本,即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没有实际成本;如果有现金折扣同时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有机会成本。

第4题:

有人说文学作品不可翻译,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认为“不可译”的意思是,翻译品总会失去原作的许多韵味。这话有道理。
原因在于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一种内容一旦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该内容必然发生变化。

第5题:

你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


答案:
解析:
任何职业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职业是否有前途最关键的还是自己是否真心热爱它,是否认真对待它,是否去努力实现自已的价值。在当今中国社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还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诸如待遇不高、工作繁琐、心理压力大等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我看来教师职业也有发光点;也是有前途的!

首先,教师是一种很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当老师并不简单地是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从老师那里更多的是学习对生活、对人生、对他周围的世界的理解。在多数情形下,老师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的身上担着未来的希望,社会对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视。不仅仅给教师更高的社会地位也给教师更好的进修机会。

其次,我看到在许多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占第一位。2012年两会报告中提出教育投入将占到GDP的4%,这表明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教育行业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

最后,我还觉得教师具有的职业优势就是在认真钻研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其子女的成长十分有帮助。在和学生的相处之中。在对教育的探索之中了解和研究孩子,就有可能使教师的我们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我会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职业。不断学习进取,从新手到职业再到专业。我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第6题: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指出,如果m表示大于1的整数,a=2m,b=m2-1,c=m2+1,那么a,b,c为勾股数。你认为对吗?如果对,你能利用这个结论得出一些勾股数吗?  


因为a2+b2=(2m)2+(m-21) 2=m4+2m2+1=(m2+1)2=c2

所以a,b,c为勾股数

用m=2,3,4等大于1的整数代入2m,2m-1,2m+1

分别得4,3,5,6,10;8,15,17等

第7题:

(2016年)企业拥有的一项经济资源,即使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但如果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也应认为符合资产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条件。( )


答案:对
解析:
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8题:

如果计划和实际成本模型曲线完全吻合,则说明项目实施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这实际上是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误解,或者是对两类学习的理解不全面。
首先,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接受就是有意义的,反之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中亦存在着意义与机械的区分。动物通过盲目尝试获得某种经验即属于机械的发现学习,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即有意义的学习。
其次,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截然对立起来也是不恰当的,接受学习为高水平的发现与创造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准备,事实也证明,历史上科学的重大发现与创造都在接受前人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不应将接受学习与被动的机械学习等同起来。

第10题:

有人认为,如果实际成本曲线在香蕉图中,则工程的成本没有失控。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正确答案: 不正确。例如:
可能因为工程进度较慢,未完成计划工作量,同时物价上涨,工作效率低,花费增加,而导致计划和实际两曲线吻合或接近。另外,施工次序的变化,设计的变通,工作量的增加和质量的变化等也会导致两者的可比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