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十五岁,精神病人。关于其监护问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题目
多选题
甲十五岁,精神病人。关于其监护问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监护人可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

B

监护人只能是甲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C

为甲设定监护人,适用关于精神病人监护的规定

D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可直接请求法院裁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15岁,精神病人。监护人只能是甲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2016 年 11 月,某女大学生被精神病人甲当街捅死。 事后经鉴定,甲在作出行为时无认 知和控制能力。 对于甲的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B.应责令甲的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C.政府应当对甲强制医疗
D.若甲有个人财产,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民事赔偿,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答案:C
解析: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负相应的民事责任,并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而不是应当强制医疗,C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第3题: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甲是精神病人,下列关于甲的诉讼地位表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因而甲必须参加诉讼,否则法庭无法开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B.甲不是本案的当事人

C.甲是本案的当事人,但是其诉讼权利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D.甲不是本案的原告,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作为原告参加诉讼


正确答案:C
虽然甲是精神病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但是其诉讼权利能力是不能被剥夺的。因而甲既是本案的被害人,又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这一诉讼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但是鉴于甲是精神病人,不具备诉讼行为能力,因而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因而C正确,A、B错误。根据《高法解释》第123条的规定,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因而A不正确。

第4题:

关于监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甲出门打工之前,将孩子委托给邻居照管,则邻居是委托监护人
B.甲是现年15岁的精神病人,为甲设定监护人,适用关于精神病人监护的规定
C.甲丧夫后携幼子乙改嫁,乙的爷爷有权要求法院确定自己为乙的法定监护人
D.市民甲、乙之子丙5周岁,甲乙离婚后对谁担任丙的监护人发生争议,丙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有权指定


答案:A
解析:
考点:监护
讲解:监护分为法定监护、指定监护与委托监护。《民法通则意见》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在甲将孩子委托给邻居照管的情形,该邻居即是孩子的委托监护人,故A项正确。
《民法通则意见》第13条规定:“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设定监护人,适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而《民法通则》第16条是关于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确定规则。可见,确定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适用未成年人监护的规定而不是精神病人监护的规定,故B项错误。
《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据此可知,甲丧夫后虽然携幼子乙改嫁,但甲仍然是乙的监护人,乙的爷爷无权要求法院确定自己为乙的法定监护人,故C项错误。
《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第16条第3款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可见,指定监护只在由未成年人父母以外的人争抢担任监护人或互相推倭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的情况下产生。在丙父母仍健在的情况下,丙的监护人就是其父母甲和乙,即便是甲、乙离婚了,其监护人仍然是甲和乙,不存在指定监护的问题,只是离婚时应由法院判决谁与丙共同生活的问题。故D项错误。

第5题:

甲十五岁,精神病人。关于其监护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监护人只能是甲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B.监护人可以是甲的兄弟姐妹
C.监护人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
D.若甲精神正常,则无需确定监护人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甲15岁,精神病人。适用关于精神病人监护的规定。()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甲十四岁,甲的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乙领取了包含甲的生活费在内的赔偿款后,未再与甲共同生活,甲与其祖父母共同生活,教育、医疗等费用也由其祖父母支付。甲的祖父母要求乙返还甲的生活费被乙告知已挪作他用。就此,关于监护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甲的监护人
B.甲的祖父母是甲的监护人,有权要求乙归还甲的生活费
C.甲的祖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乙的监护人资格
D.监护人发生变更的,监护人只能是甲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答案:A,C
解析: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顺位的监护人,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乙作为甲的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民法总则》第36条规定了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监护人有规定的情形的。法院有权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中,未成年人监护的规定。其监护人并不限于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还可以由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本题答案为AC。

第8题:

甲十五岁,精神病人。关于其监护问题,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监护人只能是甲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B.监护人可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

C.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可直接请求法院裁决

D.为甲设定监护人,适用关于精神病人监护的规定


正确答案:B
[考点]监护人资格的确定
[解析]选项A考查的是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可见,未成年监护人的范围除了未成年人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外,还包括未成年人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的单位监护人。据此,选项A错误。
选项B考查的是法定监护人的人数。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4条第2款的规定:“监护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可知。法定监护人不限于一个主体,还包括数人担任监护人的情况。据此。选项B正确。
选项C考查的是指定监护。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3款的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以及<民法通则意见》第16条的规定:“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知,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先由有权机关进行指定,对指定不服的,才可以请求法院裁决。据此。选项C错误。
选项D考查的是未成年精神病人监护人确立的原则。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3条的规定:“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设定监护人,适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可知,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设定监护人适用的是为“未成年人”确立监护人的规定,而非为“精神病人”确立监护人的原则,即只有为成年精神病人设定监护人时,才适用关于精神病人监护人确立的规则。据此,选项D错误。

第9题:

甲丧妻后与9岁的儿子乙在某村相依为命,后甲因受刺激而成为精神病人,甲、乙均无其他近亲属,甲有一堂兄丙愿意作乙的监护人,但不愿意承担对甲的监护责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不能担任乙的监护人
B:丙欲担任乙的监护人,必须同时担任甲的监护人
C:丙欲担任乙的监护人,必须经甲所在单位或者乙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同意
D:人民法院应当指定甲的堂兄担任甲的监护人

答案:C
解析:
《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丙担任乙的监护人并不以同时担任甲的监护人为条件。因此,B项错误。另依《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第3款规定:没有第1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因此,D错误。

第10题:

关于精神病人监护表述正确的是( )

A.精神病人可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
B.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应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C.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D.对指定监护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答案:A,B,C,D
解析:
精神病人的监护。精神病人可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应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衬民委员会同意。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故选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