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重视生物科学素养,请简述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并简述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题目
问答题
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重视生物科学素养,请简述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并简述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高中地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课程理念的内涵。(12分)


答案:
解析:
以往的地理课程往往是以教为核心或者相对忽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不利于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除此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2题: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课程理念不包括(  )。

A.面向全体学生
B.倡导探究性学习
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D.突出内容趣味性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理念的准确识记。 【答案】D。
【解析】义务阶段生物学课程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第3题: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中包含“教学过程重实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简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答案:
解析:
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科发展需求,在开展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遵序如下理念:(1)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
(2)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方法指导为主;
(3)从结果为主转向过程为主;
(4)从单一讲解转向组合优化;
(5)从课内为中心转向课内外结合。

第5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说明】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案例1与案例2分别是两教师的主要教学过程。
【案例1】

【案例2】

(1)请从课程基本理念的角度,写出案例1与案例2教学设计的异同点。
(2)请分别写出两位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策略。


答案:
解析:
(1)相同点:案例l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资料,自己学习有关知识,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医院实地参观学习,最后讨论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案例2是让学生课前做一个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规律,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做探究实验,最后根据凋查以及探究的结果总结归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重要性。两个教学设计都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基本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不同点:侧重点不同。案例l中教师组织学生到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看懂化验单和各种检验设备,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案例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结论.更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案例l中的教师运用了STS教学策略;案例2运用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1)高中生物课程的理念: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②面向全体学生;③倡导探究性学习;④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常用教学策略:①概念图教学策略。绘制概念图,利用概念网进行教学。②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③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生物课程中的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④直观教学策略。直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⑤STS教学策略。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提高科学素养。

第6题: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简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如下几种方法:
(1)重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发挥物理学史教学的优势,把历史引入教学中,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的发现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素养,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2)结合现实生活实例,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一方面,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并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参与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具有演示实验所不能替代的优点。
(3)关注科学前沿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物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物理教学应当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紧迫感和创新思维,以实现物理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实现物理教学与多学科的整合。尽管物质科学是科学的主要部分。但科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科学的方法、技能.不同的科学领域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科学领域又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它们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割裂。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依靠多学科的整合。

第7题:

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理念的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D.关注科学技术与方法的相互关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程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8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 的内涵。


答案:
解析: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9题:

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几个模块的内容


答案:
解析: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

第10题:

简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变革。用变革的观点看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内容的创造与意义的建构过程。
(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
(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是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