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有()。

题目
多选题
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有()。
A

适地适树

B

培育壮苗

C

防治媒介昆虫

D

加强抚育管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的区别。


正确答案: 杨树烂皮病的典型症状为:病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大而稀疏的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杨树溃疡病的典型症状为:此病有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症状。
(1)溃疡型: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1cm,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泡内有略带腥味的粘液。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很快发展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最后病斑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一隆起的愈伤组织,中央裂开,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
(2)枯梢型:在当年定植的幼树主干上先出现不明显的小斑,呈红褐色,2~3月后病斑迅速包围主干,致使上部梢头枯死。随后在枯死部位出现小黑点。

第2题:

论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症状:
1.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
2.病部失水下陷,龟裂,产生黑色小突起,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交织状物3.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4.枯死或形成愈伤组织
二)、病原:
无性为半知菌亚门,黄金壳囊孢菌;有性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三)、侵染循环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潜育期6-10天,有再次侵染。
四)、发病条件:
1.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2.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的树木,树势衰弱的树木
3.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薄容易侵入
4.造林及管理情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害危害
五)、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康壮苗
2.造林后加强管理
3.改善林地及周围环境卫生状况
4.避免使植物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5.化学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第3题:

简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
光滑的树皮上产生水泡型溃疡,粗糙的树皮上产生水渍状病斑,后期失水下降,病健交界明显。后期下陷的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生长季节末产生有性子实体。
病原:
有性阶段:茶藨子葡萄座腔菌;无性阶段:小穴壳属bothiorella。
发生发展规律:
1.陕西每年两个高峰,5-6月,9-10月;2.具有潜伏生长现象;3.与品种,树势树皮含水量有关。
防治:
1.选育抗病品种(白杨和黑杨杂交);2干旱,冻害的预防。

第4题:

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病为杨树灰斑病肿茎溃疡型,可危害多种杨树品种的幼苗和幼树,青杨派和青杨派杂交种普遍发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于6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为发病高峰,9月份停止。8~9月份表现出肿茎溃疡症状。
防治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14d(天)喷1次,共喷2次。

第5题: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科学造林和管理,提高树木生活力。
(2)选用优良的造林树种。
(3)化学治疗。

第6题:

杨树溃疡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菌弱寄生性:易侵染树势衰弱、抗病性低的树木,苗木水分状况是影响造林成活率和病害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
(2)病原菌的潜伏侵染特点:病菌进入树皮后,如果树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病菌便停止扩展,处于潜伏状态;当年生枝条潜伏侵染率低,2-3年最高;5年后,抗病力增强,侵染也逐渐减少。潜伏侵染期从4-10月底。
(3)发生的隐蔽性:从侵染到症状出现,一般需一个月时间。当病原菌进入树体,受杨树树皮保护,很难发现症状,一旦发现,发生已经相当严重,很难彻底清除。

第7题:

杨树,柳树,国槐溃疡病,严重的时候回变腐烂,可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树干涂刷10倍食用碱液或40%福美砷粉剂50倍液。

第8题: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方案中,天牛虫害木清理后进行灭虫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熏蒸处理;加工处理;焚烧

第9题:

如何防治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正确答案: 可用如下任意一种药剂,10%食用碱溶液、45%代森铵100倍液、40%福美砷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于5月中、下旬在树干喷雾或涂抹,均可有效抑制病情。如果将病斑刮破后喷药或涂药,效果更佳。

第10题:

如何识别榆溃疡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病为害榆树的枝干,是一种危险性病害。识别特点为,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颜色较暗,皮层组织变软,呈深灰色。发病后期病皮组织坏死,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斑。当病斑环绕一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小树、苗木当年死亡,大树则数年后枯死。
防治方法为,禁止栽植带病苗木。一经发现病株就地烧毁。加强营林管护,及时修枝,提高树木抗病力。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