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申请开立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有()。

题目
多选题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申请开立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有()。
A

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

B

办理异地借款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

C

存款人因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

D

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论述整合营销传播系统模式的原理与原则。

正确答案: (1)“优势互补”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取长补短。
(2)“协调有序”原则:需要事先制订周密的整合经济传播计划。
(3)“一种声音”原则:避免传播过程中出现噪音,提升广告有效性和可信度。
(4)“受众需求”原则:整合必须按照受众的意愿、需求和习惯来进行,不可反其道而行。
(5)“数据库基础”原则:以数据库为基础是整合营销传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RNI可满足群体中()个体需要
A

50%

B

97%-98%

C

99%

D

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判断题
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从理念倡导、局部试验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起步阶段。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某水利枢纽工程包括节制闸和船闸工程,工程所在地区每年5-9月份为汛期。项目于2014年9月开工,计划2017年1月底完工。项目划分为节制闸和船闸两个单位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节制闸闸墩、船闸侧墙和底板采用C25、F100、W4混凝土。 本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根据合同要求,进场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应挂上标牌,标牌上应标明厂标等内容。 事件2:船闸单位工程共有20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分部工程16个;主要分部工程10个,工程质量全部优良。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事得分率为86.5%,质量检验评定资料齐全,工程观测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 事件3:项目如期完工,计划于2017年汛前进行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在竣工图编制中,对由预制改成现浇的交通桥工程,直接在原施工图上注明变更的依据,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 背景资料中C25、F100、W4分别表示混凝土的哪些指标?其中数值25、100、4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C25表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指标,25表示混凝土强度是25MPa≤fcu,k<30MPa。
F100表示混凝土抗冻性的指标,100表示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能经受100次的冻融循环。
W4表示混凝土抗渗性的指标,4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分别为0.4MP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正确答案: 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胆固醇血症。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过远运输

正确答案: 指就地就近可以供应的物资,而舍近求远;或定有合理流向图的物资,超出了顺流方向规定范围的货物运输。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判断题
纪特邮票年度发行计划内容包括:每套邮票名称、枚数、发行日期、面值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属于某航空公司平衡记分卡上客户方面的项目示例为()
A

客户投诉减少10%

B

自动系统使用率达到65%

C

年终普通股权益回报率不低于12%

D

每位员工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0小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2007年12月31日某股份公司持有某股票10万股(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时每股公允价值为17元,2007年末账面价值为204万元,包括成本170.4万元和公允价值变动33.6万元,企业于2008年6月2日以每股19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支付手续费1万元,该业务对半年度中期报表损益的影响是( )万元。
A

18.6

B

33.6

C

20

D

15


正确答案: D
解析: 出售时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89(19×10-1)
投资收益1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70.4
--公允价值变动33.6
借:资本公积33.6
贷:投资收益33.6
所以该业务对半年度中期报表损益的影响=-15+33.6=18.6(万元)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注意的认知理论。

正确答案: 注意的认知理论有注意的选择性理论和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的选择性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人脑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有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由布罗德班特提出。该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的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完全通过并接受加工;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机制外并完全丧失了,该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该理论是在知觉水平上的选择,故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衰减器理论由特瑞斯曼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当信息通过过滤机制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被减弱了,并未完全丧失,过滤器是按照衰减的方式工作。该理论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后期选择理论由多伊奇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者衰减的装置;所有的信息都进入中枢加工机制,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多阶段选择理论由约翰斯顿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以上四种理论中,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关心人是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来完成认知任务。认知资源理论有资源限制理论和和双重加工理论。
资源限制理论由卡尼曼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有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控制。
双重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控制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双加工理论的例子有边看电视边织毛衣等。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