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适应什么情况?

题目
问答题
典型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适应什么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见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包括()

A.集中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B.分层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C.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D.认证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参考答案:A, B, C

第2题: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的特点。


正确答案: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屏蔽子网体系结构。
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是围绕具有双重宿主的主机计算机而构筑的,该计算机至少有两个网络接口,这样的主机可以充当与这些接口相连的网络之间的路由器,它能够从一个网络往另一个网络发送数据包。
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是由一台同时连接在内外部网络的双重宿主主机提供安全保障的,而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则不同,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中,提供安全保护的主机仅仅与被保护的内部网络相连。
屏蔽子网体系结构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到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即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地把内部网络与Internet隔离开。

第3题: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有哪些?各自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主要有: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以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是最基本的电流保护,其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缺点是不能保证线路的全长,并且保护范围只接受运行方式的影响。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在电流速断保护的基础上则家了一段带时限动作的保护,用来保护本线路上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之外的部分,同时可以作为速断保护的后备。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通常是指启动电流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可以作为下级线路主保护拒动和断路器拒动时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时的近后备保护,也可作为过负荷时的保护。

第4题:

什么是草书?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草书是相对于规范写法的一种简便快捷的写法。草书又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沿袭隶书笔势,但笔划之间出现连贯。“今草”改变了隶书的笔形特点,相近点画相连,字与字之间的笔势呼应,牵连不断,浑然一体。

第5题:

职务评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方法由:(1)工作排列法;(2)工作分类法;(3)点数加权法;(4)要素比较法。各自的特点见相关讲义。

第6题:

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有哪些典型的定量方法,它们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信息系统评价有如下典型的定量方法:多因素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多因素加权平均法:首先确定企业的评价指标,并给出相应的评分值及权重系数,然后以指标值乘以各自的权重系数并求和,最后得出系统的评价值。层次分析法: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量化上下层次相关元素的相关程度,再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最后对层次总排序。层次分析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充分重视决策者和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数据包络分析法: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第7题:

典型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适应什么情况?


正确答案: 集中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是将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上,由该计算机系统负责所有的网络管理任务。
分层体系结构使用多个计算机系统,其中一个作为网络管理的中央服务器系统,其它作为客户端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的某些功能驻留在服务器系统上,其它功能由客户端系统完成。
分布式体系结构采用多个对等平台,其中一个平台作为一组对等平台的管理者,每个对等平台都有整个网络设备的完整数据库。

第8题:

管网测压的方式有哪些?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测压的主要方式有:手工量测、自动水压记录仪和远传测压系统。
手工测量使用瞬时记录普通压力表,主要性能为适用于瞬时测压自动记录压力表的性能要求为自动记录压力表用于24h连续测压远传测压系统将测压点的水压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及时和连续地传至调度中心。

第9题:

简述有哪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技术,各自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端口扫描:掌握系统**了哪些端口、提供了哪些网络服务。
(2)操作系统探测:操作系统漏洞总是与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相联系,因此通过探测操作系统类型信息,从而知道有何种漏洞。
(3)安全漏洞探测: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第10题:

《伤寒论》的利水法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水饮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常随其停留部位及兼挟不同,而产生多种病证。《伤寒论》六经病证中往往因挟有水饮而使病情更加复杂,或导致多种变证。因此张仲景审证求因,随证治之,灵活应用各种利水法。综合《伤寒论》对利水法的应用,可归纳为攻逐水饮法、通阳化气利水法、温阳利水法、滋阴利水法等。
(1)攻逐水饮法适用于体内水饮结聚较重,邪实而正气不衰者。
①峻逐水饮法见于152条,适用于水饮僻积胸胁之悬饮证。临床以心下痞硬胀满,牵引胸胁疼痛、咳唾呼吸辄加剧,干呕短气等为辨证要点。因水饮癖积,非峻剂不足以祛除,故十枣汤峻逐水饮。
②泻热开结逐水法见于原文131,134~137等条。适用于邪热内陷,与水饮结聚于胸隔之热实结胸重证。临床以胸隔、心下疼痛、
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躁烦、发热或潮热,不大便,舌上燥而渴,脉沉而紧或沉迟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开结。
③泄热散结逐水法见于原文395条,适用于伤寒大病之后,病势虽减,但仍有湿热壅滞于里,水气内结下焦不行者。临床以小便不利,腰以下肿甚,如双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陷而不起,或大腹肿满,或胁下痞坚,或大便不爽利,烦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此仍属湿热壅滞之水肿实证,祛邪务尽,遵“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之原则,用牡蛎泽泻散泄热逐水,软坚散结。
④温寒破结逐水法见于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本法适用于寒邪与水饮凝结于胸膈脘腹之寒实结胸证。临床以胸胁或心下硬满疼痛、咳喘气逆、短气、畏寒喜暖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三物白散驱寒逐水破结。
(2)通阳化气利水法见于71、74等条。该法适用于太阳表证未罢,部分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不行之下焦蓄水证。临床以烦渴饮水而渴不解,小便不利,少腹里急,伴发热恶风寒,脉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解表之功。
(3)温阳利水法阳虚水停是水饮病最重要的病机,故温阳利水则是最常用的治法。本法主要针对阳气亏虚、温运失司,水津不布而内停为患者。然随阳虚脏腑不同,具体又有以下四种:
①温中化饮利水法:见于73,127、356条。适用于胃阳不足,中焦停饮证。临床以心下悸,小便下利,口不渴,甚则肢厥等为主要表现。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通阳利水。
②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法:见于65条。适用于上焦心阳亏虚,下焦寒水妄动者。证见心悸、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等。治疗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③温阳健脾,化饮利水:见于67条。适用于脾阳亏虚,温运失司,水无所制而停饮者。临床可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气
短,小便不利,甚则肢体浮肿,纳差便搪,脉沉紧等。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④温肾阳,利水气:见于82、316条。适用于少阴肾阳虚弱,水无所主而致水气停聚,内外泛溢证。临床见心悸气短,头眩、四肢沉重疼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腹痛下利,咳嗽呕逆,畏寒肢冷、脉沉弱等。治疗用真武汤温肾健啤,化饮利水。
(4)滋阴清热利水法见于223、319条。适用于阴津亏虚之水热互结者。临床以小便不利,短赤涩痛,发热,渴欲饮水,肢体浮肿,或心中烦不得眠,或下利,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以猪苓汤淡渗利水,清热养阴并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攻补兼施,合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