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左联”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要说明“左联”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上海,纲领宣称“文学的目的,在求阶级的解放”。“左联”开展一系列活动:传播马列文艺理论,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联系,推进文艺大众化,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开展文艺战线思想论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艺运动从思想领导发展为组织领导。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要说明“左联”的功过。


正确答案: “左联”的成绩主要在于,在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开展了对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批判;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做了很多工作;促进了文艺创作的发展。
“左联”的不足主要在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上受左倾路线影响;理论上的机械主义;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

第2题: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擅写“京味小说”的作家有()。

  • A、邓友梅
  • B、老舍
  • C、冯骥才
  • D、周作人

正确答案:A,B

第3题:

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参考答案: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是文学的主角,据有首要地位。
一、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第一,文学文本直接地由客观的语言符号系统构成,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第二,写作者的书写活动也是以语言文本为旨归,让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变为客观的语言符号。第三,读者接触文本,首先是接触语言。
二、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语言再现自身。语言在文学中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语言通过再现现实而表达和创造意义,使意义在自己的怀抱中生长。另一方面,它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也再现自身,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使自身显示出意义。
四、语言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组成部分。语言美本身具有特定的魅力,成为文本美的资源。美的文本首先和必然是美的语言的文本。

第4题:

王朔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王朔文学创作的意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正统文化的反叛,较早地迎合包括世俗在内的社会情绪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破坏。他的《动物凶猛》却表现出特殊性,这就是以其"超越通俗读物的审美趣味之上的个人性格的内容,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创造性的新视野和新感受"。这一价值的实现,与他在这个作品中所进行的叙事冒险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首先表现在叙述者依照内心情感的思维活动,致力于互相关联的经验印象叙述,消解与弱化情节构造的功能。就故事而言,《动物凶猛》与王朔其它小说《浮出海面》《玩得就是心跳》等有内在的联系。叙述者是一个玩世不恭者,他也叙述了男女情爱并以此作为一种叙述线索,但是,这个作品的情节因素大为减弱,让位于思绪活动和经验印象。
其次,我们必须看到,王朔最大的冒险是,叙述者在故事叙述过程戮穿的故事的虚构性,并进而说明自己放弃真实,在虚构中完成探索记忆的过程。其原因在于:"真实的但不是如意的,伪造的都是极其绚丽。"叙述者"我"与米兰的恋爱故事并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情况是"我"与米兰从来就没有熟识过,只是在一个夏天看到一位少女便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想象。之所以说他是冒险,那是因为虚构的戮破,就会导致叙述完全崩溃:叙述者叙述了一场原来是不存在的故事,就有可能失去读者的信任。
第三,作品为这种叙事冒险,设置了一个叙事动力来源,这就是叙述者重拾逝去时光的情绪冲动。叙述者向人们叙述故事的起因,就在于无所不做的恶习,使他有机会进入别人房间,并为之所震撼。唤起心中的情感冲动,就更大一点来讲,叙述者的叙述冲动,则是因为现在的大都市,将个体经历中过去的事物丢失殆尽。而要获得现在难以寻觅的许多过去,那只能去记忆里追问和想象,这样追问和想象记忆及其情绪冲动,便成叙述者叙事的动力源。最后,我们还应该搞清楚,叙述者戮穿故事虚构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纯粹而绝对地表现了叙述者最为坦荡的情感以及生成这种情感的欲望冲动。或者说,他通过戮穿白日梦想的故事虚构,剥落故事所有的外在包装,显露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欲望和自由自在的情感方式。

第5题:

现代文学史上“左联”的全称是:()


正确答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第6题:

简要说明“左联”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上海,纲领宣称“文学的目的,在求阶级的解放”。“左联”开展一系列活动:传播马列文艺理论,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联系,推进文艺大众化,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开展文艺战线思想论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艺运动从思想领导发展为组织领导。

第7题:

简要回答宋代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正确答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中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宋代话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宋话本开辟了文学家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既提高了民间义学的艺术品位,又使大批仕途无门的知识分子找到了表现自己文学才能的创作空间,促进了叙事文学供求关系的平衡发展。大量民间艺术形式由于众多文人的参与而走上综合的发展道路,给作为综合艺术主要形式的戏剧提供了发展成熟的综合条件.终于促使戏剧艺术在元代一统天下。
(2)宋代话本小说在言语运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比唐代传奇前进了一大步,表现了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逐步成熟。说话人为了吸引听众,特别讲求故事的曲折生动,善于通过人物情态和心理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运用富有戏剧性的对话和冲突来展示人物个性。这些成熟的艺术手法,为后代作家独立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种种技巧,满足了叙事文学生产的技术性需求。
(3)宋话本尤其是讲史话本的繁荣,为元代戏剧和明代长篇小说准备了大量的创作题材,元代众多的历史剧目,明代所有的长篇历史小说,无一不从宋代话本汲取内容,扩大创作成果。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虽然增添了作者大量的创作内容,但其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都是沿着《三国志平话》的规模和主旨深入发展的。
(4)宋代话本小说中的短篇小说作品,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及近、现代的短篇小说创作。明代盛极一时的拟话本,从内容到形式都直接继承宋代话本,终于通过冯梦龙等人的广泛搜集和精心整理、创造,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技巧。显示了通俗短篇小说彻底的辉煌。

第8题:

现代文学史上“左联”的全称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第9题:

为什么说"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试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文艺运动加以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A.论争的氛围明显不同于五六十年代,没有由一次学术讨论演变为政治运动。虽然每次“崛起”的出现引发了一次大的论争,但紧跟在一阵大棍之后 的不再是万马齐喑的沉寂,而是不屈不挠且公开发表的“商榷”。
B.在论争中人们不但发现朦胧诗在启蒙主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探索的创新精神两个方面实现了当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对接,而且其论争的方式和氛围都与“五四”时代有惊人的相似。
C.通过论争,朦胧诗由自发的探索变成了自觉的诗歌运动,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D.伴随着论争,朦胧诗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对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影响,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第10题:

请简要论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出的“境界”的美学特征,井评述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他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说的文学艺术的“境界”与“意境”含义基本一致,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由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暗示出的含义深远、回味绵长的审美之境。
(二)关于“境界”的美学特征,根据王国维的论述,有以下几点:
①“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
②其次,他指出“意境”,“境界”具有真实自然之美,由此,他提出了“不隔”的美学要求:
③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
(三)
①以“境界”、“意境”评论诗词,并不自王国维始,唐代以来的许多文学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论及意境问题,但惟有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②王国维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艺美学理论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又体现山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现代转换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