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生成
意象的表现
合目的性
合规律性
表现与表达
第1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
所谓“艺术符号”的概念是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其名著《情感与形式》中首次提出的。她认为艺术符号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现”,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符号不同于“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例如普通语言符号(当然,这里指的是西方拼音文字)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在这种符号体系中,一个符号 (比如一个单词)仅仅是一种记号,在领会其意义时,我们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而指向其概念的。“词本身仅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但艺术符号则不同,艺术符号具有符号的某些而不是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代替另一事物,或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之中去”,它们表现的意味不能离开其“感性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或直接从中把握的是浸透着情感的表象,而不是标示情感的记号”。符号的情感内容不是“标示”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的。通俗些说,这些符号的价值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其含义。
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有直觉阶段,符号本身的形式先于含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受、欣赏,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符号的深刻内涵,但仅是其形式构成就可使人产生审美快感。还拿文字来比喻,假如一本外文书,你不懂这文字,这本书对你便毫无意义,因为这些符号只是表达意义的标记物,而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则不同,不懂意义的人仅仅从其外在形式就能直接得到美感,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表义的标记物,而具有了艺术符号的意义了。假如又能理解书法中文字的意思,那么审美更深了一步,可这符号的外在形式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许多西方人不懂中文,但将书法作品挂在家中当作抽象绘画来欣赏其形式美。一个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塔楼形象本身(能指)与其用作宗教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所指)是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 ]没有由视觉符号组成的形象,意义就无所依附,重要的是,当我们识别了其内涵之后,这个符号仍有其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
关于“艺术符号”,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艺术符号不是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形式,不属于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而是感性的符号形式
B.艺术符号是有情感的,就是说,它不是作为一种记号来标示情感,而是本身浸透着情感
C.艺术符号不具备代替其他事物的功能,人们有时会被艺术符号引导到它本身之外的意义范畴
D.物质的形式和精神的表现和谐地统一在艺术符号中,精神的表现依附于物质的形式
第2题: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的概念就诞生于这部当代美学名著
B.西方语言符号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不懂得这种语言符号所指向的概念,这种符号对人就毫无意义
C.艺术符号的内涵有审美意义,外在形式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两种审美意义并无高下深浅之分
D.西语中词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自身之外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它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的
第3题:
A、培养审美形式感
B、运用形式美规律创造美
C、拓展审美的文化视野
D、传授创作技巧
第4题:
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指向的是()。
第5题:
()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A有意味的形式说
B符号说
C娱乐说
D游戏说
第6题:
下列对符号类型及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符号是艺术符号,因此,在审美的直觉阶段,一般人很难感受到它的美与深刻内涵
D.一个英语单词不是艺术符号,因为它只能标记意义,而没有被人感受、欣赏的审美价值
C.书法作品是艺术符号,因此不懂中文的西方人也会将它挂在家里,从形式中得到美感
D.教堂塔楼是艺术符号,它的价值不但在于宗教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
第7题:
艺术是”抒情的表现“,属于()
A有意味的形式说
B巫术说
C表现说
D符号说
第8题:
文学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第9题:
图案创作要研究形式美法则原因是()。
第10题:
热菜造型艺术是立足于食用,在注重形式、质地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