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与国际劳动立法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我国与国际劳动立法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国际劳动立法与我国的关系。


答案:
解析:
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1919-1928年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指派驻外使领馆人员作为政府代表参加国际劳工大会。从1929年开始,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每年派遣包括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国际劳工大会。1944年,中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之一。以及国民党政府1929年制定的《工厂法》和其后公布的其他一些劳动法规,部分内容参考和借鉴了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有关规定。1983年,我国决定恢复参加该组织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已经先后承认和批准了23个国际劳工公约,其中包括3项基本劳工公约,即《同酬公约》(100号公约)、《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138号公约)和《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182号公约),并将结合我国实际,继续批准一些公约。此外,我国政府已经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在完善和发展劳动立法方面,我国将会进一步参考和借鉴国际劳动立法的有益经验。

第2题:

简述国际劳动立法的基本程序。


答案:
解析:
第一阶段,确定立法主题。由秘书处收集会员国三方对确需立法的重大劳动和社会问题的要求和建议,组织相应的会议讨论,整理成背景材料,提交理事会选择确定。理事会经过两次会议的讨论、比较,最后确定若干主题。如有争议,可以表决决定,列入下届国际劳工大会立法议程。 第二阶段,形成拟议草案。秘书处对理事会选定的主题参照各国现有法规和实际做法并根据新的要求,形成关于公约的初步原则,送交会员国三方征求意见。然后,秘书处以报告形式提交国际劳工大会审议。
第三阶段,审议通过。国际劳工大会设专题委员会对公约草案的报告进行两读讨论,最后提交大会全体会议投票表决,表决结果达到2/3多数票赞成,新的国际劳工公约或建议书即宣告通过。新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会员国有义务呈送本国立法机关,新公约在获得两个会员国批准后即开始生效。

第3题:

试述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参考答案: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关系。一方面,行政长官对立法会有制衡作用,如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等;另一方面,立法会对行政长官也有制衡作用,如在某些情况下立法会可以迫使行政长官辞职等。
(2)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做施政报告;答复立法会议员的质询;征税和公共开支须经立法会批准。
(3)行政与立法的互相配合。主要表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会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会议成员,由行政长官从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长官在做出重要决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制定附属立法(或行政法规)和解散立法会之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行政长官如不采纳行政会议多数成员的意见,应将具体理由记录在案。


第4题:

国际劳动立法协会在1905年通过了(),标志着国际劳动立法的形成。

  • A、《关于禁止女工做夜工公约》
  • B、《关于使用白磷的公约》
  • C、《同工同酬》
  • D、《强迫和强迫劳动公约》
  • E、《最低就业年龄公约》

正确答案:A,B

第5题:

简述国际劳动立法特点。


答案:
解析:
(1)国际劳工公约以保护雇员为主要目的,兼顾了国家和雇主的利益与可能,但其总的指导思想都是保护各国的劳动者。 (2)劳工公约内容非常广泛,覆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国际劳工公约既然是通过国内法起作用,那么国内劳动立法包含多少领域,国际公约就要覆盖多少领域。
(3)国际劳工公约既有原则的坚定性,又有措施的灵活性,便于各国根据国情参照实施。
(4)劳工公约对公约批准国发生效力,对会员国劳动立法有规范指导作用。
(5)某些国际劳工公约偏离了会员国的政治结构、政治体制的特点。某些规定与一些国家的国内体制不相一致,不符合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和劳动关系调整的实践。
(6)国际劳工公约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突出。

第6题:

在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前,国际劳动立法主要由( )制定并通过。

A.国际劳工协会
B.国际劳动立法协会
C.国际劳工公约
D.联合国

答案:B
解析:
在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前,国际劳动立法主要由国际劳动立法协会制定和通过。

第7题:

简述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各项建议书内容丰富,覆盖了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基本人权、就业、社会政策、劳动行政、劳动关系、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特殊群体就业以及各类劳动安全技术卫生标准等广泛领域,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国际劳动法律体系。

第8题:

国际劳动立法的特点包括()。

A.总的知道思想是保护各国的劳动者
B.国际劳工公约对会员国劳动立法有规范指导作用
C.国内劳动立法包括的领域一般要大于国际劳动立法
D.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劳工公约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E.国际劳动立法具有很高的效力,各国必须按照同意标准执行

答案:A,B,D
解析:

第9题:

1900年在法国巴黎成立的(),确定了国际劳动立法的宗旨。

  • A、国际劳工组织
  • B、国际工会
  • C、国际劳动立法协议
  • D、国际人权组织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关于我国和国际劳动立法的关系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
  • B、1920年前后,北洋军阀政府无法参加国际劳工大会
  • C、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无法参加国际劳动组织的活动
  • D、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参考和借鉴国际劳动立法的有益经验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