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断面法
台阶法
台阶分部开挖法
导坑法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A.适用于钻爆法开挖
B.隧道开挖高度大于26m不适用
C.隧道开挖宽度大于26m适用
D.适用于产生膨胀力的围岩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Ⅵ级围岩三车道公路隧道施工中可以采用的开挖方法有()。A、双侧壁导坑法B、中洞法C、全断面法D、交叉中隔壁法E、中隔壁法
填空题全断面开挖法可适用于()级围岩隧道施工。台阶法可适用于()围岩隧道施工。
多选题隧道工程的洞身开挖工程量,根据设计断面及允许超挖回填数量以’立方米’计算,在执行定额时应考虑的条件有()。A断面形状B围岩类别C开挖方式D支护方式E施工方法
适用于I~II级围岩隧道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有()。A、全断面法B、台阶法C、台阶分部开挖法D、导坑法
多选题Ⅵ级围岩三车道公路隧道施工中可以采用的开挖方法有()。A双侧壁导坑法B中洞法C全断面法D交叉中隔壁法E中隔壁法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II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III级,地下水木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下列有关隧道工程开挖方法选择描述正确的是()A、级围岩且有渗水或股水时选用双侧壁导坑法B、全断面法适用于双线隧道Ⅱ、Ⅲ级围岩隧道C、双线隧道Ⅲ级围岩并伴有有渗水或股水可选用台阶法D、全断面法适用于有股水双线隧道Ⅰ、Ⅱ级围岩E、便桥设计及施工中需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对于河面宽度<10m
单选题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则视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施工方法、爆破震动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围岩级别为V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B 围岩级别为I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C 围岩级别为IV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D 围岩级别为II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 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Ⅴ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Ⅱ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隧道工程的洞身开挖工程量,根据设计断面及允许超挖回填数量以’立方米’计算,在执行定额时应考虑的条件有()。A、断面形状B、围岩类别C、开挖方式D、支护方式E、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