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某于2010年8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2010年11月的一天,钱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因汽车相撞而受伤

题目
单选题
钱某于2010年8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2010年11月的一天,钱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因汽车相撞而受伤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8级残疾。出院后,钱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并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钱某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予以拒绝。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 )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A

职工

B

工会

C

用人单位

D

社保机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工伤保险的先行支付,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

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


正确答案:B
[考点]法律关系自勺分类、权利的性质
[解析]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
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执行的职能(执行法的调整性职能还是保护性职能)、实现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实现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的内容还是否定性后果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如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往往伴随着法律制裁,如刑事法律关系等。显见,A项中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故A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法律关系之间因果联系与相互间地位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又称主法律关系,是主体间合法建立的、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可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第二性法律关系。它产生于第一性法律关系,具有从属性。B项正确。当选。
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又称隶属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或不对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项中因钱某和孙某这种平等主体之间因毒死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应属于横向的法律关系。故C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D项涉及权利的性质。所谓权利,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权利主体所拥有的、正当的行为自由与行为控制。权利可以自由处分(但义务不能任意放弃)。故D项错误,不当选。
[难度系数]**

第2题:

赵某于2008年4月2日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个月后的一天,赵某在工作中受伤,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并享受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赵某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无从确认

B.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开始工作之日起已建立

C.赵某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但无权享受工伤待遇

D.公司应当自2008年4月2日起向赵某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正确答案:BD

第3题:

赵某于2008年3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了口头协议。2008年5月的一天,赵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自己不小心摔倒受伤。经医院治疗康复后,赵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赵某于是以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关于赵某与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某若每周在该公司累计工作30小时,该公司可以与赵某订立口头协议 B.自赵某在该公司工作之日起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 C.因赵某从事非全日制用工,该公司与其不得订立口头协议 D.赵某与该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关系。
选项A、C错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其他情形,都应当订立书面协议。本题中看不出是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签订口头协议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选项B正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选项D错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第4题:

赵某于2008年3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了口头协议。2008年5月的一天,赵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自己不小心摔倒受伤。经医院治疗康复后,赵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赵某于是以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下列关于赵某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赵某因该公司不予认定工伤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B.赵某与该公司因双方是否已建立劳动关系的争议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C.赵某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前,必须与该公司进行协商
D.该公司不是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答案:A,B,C
解析:
答案为ABC。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是指劳动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争议。被申请人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5题: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下列人员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有( )。

A. 赵某在下班乘公交车回家的途中,因该车司机闯红灯后与其他车辆相撞而摔伤
B. 因离职补偿发生争议,钱某在办公室被离职人员赵某打伤
C. 孙某在工作期间因醉酒发生事故受伤
D. 李某在工作期间突发肠道疾病,送医后康复

答案:A,B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第6题: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

A、某地政府违法将一企业的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借税务局名义违法没收赵某财物

C、工商局干部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并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犯人陆某打伤


参考答案:C

第7题:

钱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该劳动合同到2009年6月30日终止。2009年7月1日以后,钱某照常上班

钱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该劳动合同到2009年6月30日终止。2009年7月1日以后,钱某照常上班,公司并未提出异议,一周后,公司通知钱某,称双方劳动合同已终止,钱某不用再来上班了,但钱某不服。下列关于双方的纠纷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公司的要求合法,无须向钱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B.公司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但须向钱某支付替代通知期工资

C.公司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但须向钱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D.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钱某支付赔偿金


正确答案:C
劳动合同到期后,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未能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则此时单位不再享有合同解除权。本例中双方劳动合同已经终止,公司须向钱某支付赔偿金。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考查。《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8题:

赵某于2014年4月2日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个月后的一天,赵某在工作中受伤,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并享受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赵某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无从确认

B.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开始工作之日起已建立

C.赵某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但无权享受工伤待遇

D.公司应当自2014年4月2日起向赵某每月支付120%的工资


正确答案:B

第9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赵某于2014年3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了口头协议。2014年5月的一天,赵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不小心摔倒受伤。经医院治疗康复后,赵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赵某于是以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如果赵某不服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材料

A.10
B.15
C.20
D.30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10题:

钱某于2010年8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2010年11月的一天,钱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因汽车相撞而受伤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8级残疾。出院后,钱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并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钱某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予以拒绝。
钱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因车祸受伤致残,可以( )。




A.认定为工伤


B.视同为工伤


C.不属于工伤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工伤认定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

在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中,包括: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在本案例中,钱某在上下班途中因车祸致残,但未确定主要责任方,所以无法确定,D项正确;

ABC项均不能得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