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混合型社区”,是指规模调整后,地域范围内既有由居民构成的居民区,又有农民构成的“城中村”这样一种居民混杂的社区。

题目
判断题
“村居混合型社区”,是指规模调整后,地域范围内既有由居民构成的居民区,又有农民构成的“城中村”这样一种居民混杂的社区。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区定义的特点有:

A、强调了居住在社区内的居民在社区人口的主体

B、强调居民间在居住环境、卫生、文化活动、教育、治安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互动关系

C、强调了文化维系力的作用

D、强调了地域共同体和地缘关系的特征

E、明确指出了构成社区的四大要素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社区护理评估的内容有()。

A、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B、社区人口构成

C、社区环境状况

D、社区教育资源


参考答案:ABC

第3题: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对象是

A、城镇居民

B、乡村居民

C、国家人民

D、社区居民

E、社会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有关社区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社区”与“邻里”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B.地区、公共纽带、社会责任感是构成社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C.精英论和多元论是西方城市社区权力研究学者的两大阵营
D.社区居民自治形式是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

答案:B
解析:
B项,社区是指存在于以相互依赖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程度社会内聚力的地区,指代与社会组织特定方面有关的内部相关条件的集合,它具有三大构成要素,即地区、共同纽带和社会互动。

第5题:

2000年11月19日,中办、国办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发展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做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冠名社区。其中居民委员会所辖户数、人数有了很大变化。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规模调整为一般( )户


A. 500--1000
B. 1000--2000
C. 1000--3000
D. 3000--5000

答案:C
解析:
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规模调整为一般1000--3000户。故选C

第6题:

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A、地域

B、人口

C、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

D、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在社区的构成要素中,( )总是有形无形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着比较系统地行为规范,不同程度地约束着居民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实践。

A.社区地域

B.社区人口

C.社区组织

D.社区文化

答案:A
解析:
社区的基本要素有6个: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要素(4)心理要素(5)文化因素(6)物质要

第8题:

地区发展模式中的社区教育策略较多在一些( )开展。

A.老式的成熟居民区

B.新建的居民区

C.不和谐的老居民区

D.和谐的老居民区


正确答案:B
社区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的问题。地区发展模式较多在一些新建的居民区开展,新搬来的居民常常对社区的商业网点、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不熟悉,社会工作者通过绘制社区地图,印发宣传单等方式,为居民提供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料,告知居民社区资源的分布。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小组课程,教授一些居民如何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生活。居民骨干的培养是地区发展模式中社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般会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内容包括领导策略、行政管理方法、动员居民的技巧等。

第9题:

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中,( )是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

A: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
B: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C: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D: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村居混合型社区”,是指规模调整后,地域范围内既有由居民构成的居民区,又有农民构成的“城中村”这样一种居民混杂的社区。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