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人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

题目
单选题
2012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人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施工人要求赔偿,遭到拒绝。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13年6月10日届满

B

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14年6月10日届满

C

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D

王某6月13日因台风导致无法行使权利,引起诉讼时效中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王某在5月8日权利受到侵害,但6月10日的行为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人身伤害请求权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因此诉讼时效是在2013年6月10日届满;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王某6月13日并未实际向法院起诉,不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选项C错误。台风发生在诉讼时效最后6个月之前,因此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选项D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日,李某骑车回家途中经过一工地时,掉人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胳膊骨折。该工地承包商赵某应对王某承担的责任是( )。

A.违约责任

B.侵权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B

第2题:

2002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13,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AD
本题涉及诉讼时效的中断和施工人责任问题。本题中,王某虽受害于5月8日,但6月10日要求发包人和承包人赔偿,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至于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遇台风中途返回不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也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因为诉讼时效中止事由应发生在诉讼时效最后6个月的期间内。人身伤害请求权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从2002年6月10曰起算,其届满应为2003年6月10日。王某所受伤害是由施工人的过错所致,故应由施工人承担民事责任,而非发包单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D。

第3题:

  李某骑自行车经过一路面施工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对于李某的损失,应由

A.李某自己承担

B.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承担

C.发包人承担

D.承包人承担


  参考答案:D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承包人即为施工人,没有安放安全标志并采取安全措施应当有承包人承担侵权责任

    更多三支一扶相关问题请查看上学吧三支一扶页面:http://www.shangxueba.com/news/C69.html

第4题:

2002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 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 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 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 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 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D
解析:
。本题涉及诉讼时效的中断和施工人责任 问题。本题中,王某虽受害于5月8日,但6月10日要求发包人和承包人赔偿,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至于 6月13曰,王某前往法院起诉,遇台风中途返回不导 致诉讼时效中断,也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因为诉讼时 效中止事由应发生在诉讼时效最后6个月的期间内。 人身伤害请求权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从2002年6月 10日起算,其届满应为2003年6月10日。王某所受 伤害是由施工人的过错所致,故应由施工人承担民事 责任,而非发包单位承担民亊责任。本题正确选项 为AD。

第5题:

2002年5月8日,王某骑自行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人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AD
解析:考查要点是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和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本案诉讼时效属于《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的短期时效即1年时效,自王某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即自2002年5月8日起算,但同年6月10日王某找到建设项目的承包人和发包人要求赔偿,此即属于《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的主张权利的情形,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自中断事由之次日起时效重新开始计算,故本案诉讼时效期间应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起诉是最典型的主张权利的方式,当然能够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王某6月13日本欲去法院起诉,但因遭遇台风袭击而中途返回,事实上并未起诉,所以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B项是不正确的。同时注意的是,台风事件也不能引起时效的中止,因为时效的中止须发生在时效的最后6个月。根据《民法通则》第125条的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依此规定,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民事主体是施工人即承包人,发包人不是责任主体,所以,C项是错误的,而D项是正确的。

第6题:

甲自来水公司修缮供水管道,在路中挖了一个深坑,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路障,王某(14 岁)在玩耍时将警示标志移走,后李某驾驶摩托车经过该地时避让不及而驶向人行道,造成黄某轻伤。对于黄某的损失,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应当由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C.应当李某承担赔偿责任

D.应当由李某和王某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ABCD
【答案】A、B、C、D
【详解】《侵权责任法》第91条第1款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甲公司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路障,因此对黄某的损失不承担侵权责任,故A选项错误,当选。甲公司设置的明显警示标志被王某移走,致使发生交通事故致使黄某受损害,因此王某对黄某的损失有过错。《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王某只有14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因此,王某的侵权行为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故BD选项错误,当选。《侵权责任法》第48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题中李某撞伤黄某,属于因紧急避险引起的侵权。《侵权责任法》第31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本题中李某为避免掉入深坑而撞伤黄某,属于紧急避险,而且只造成黄某轻伤因而不属于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没有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因此黄某损失由王某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李某不承担责任,故C选项错误,当选。

第7题:

2010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本案起诉时效期间于2011年6月10日届满B.王某6月13目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D.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AD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时间为一年。故A正确。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据此,诉讼时效应从王某于2002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时中断,从此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路旁或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此,本题中作为项目施工人的承包人,因在道路施工中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应承担民事责任。故D正确。

第8题:

某天深夜,骑车人甲不慎掉入修路挖的坑里,造成车坏人伤,此坑周围无栅栏围住也未安置红灯。后来查明,该坑是某修路队雇用的王某所挖。甲的损失( )。

A.应由某修路队承担

B.应由王某承担

C.应由某修路队与王某承担连带责任

D.应由某修路队与王某分担


正确答案:A
《侵权责任法》第91条第l款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9题:

2002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目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D
解析:
。《民法通则》第125、136、137、139、140条。

第10题:

2013年3月12日,甲建设单位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2013年5月22日,乙施工单位在对某处进行施工时,既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又未采取安全措施,王某不小心掉进了施工现场的基坑中,造成腿部受伤,花去医疗费10000元。王李某多次找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索赔,双方互相推诿。根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承担该责任的主体应是( )。
A、甲建设单位
B、乙施工单位
C、王某与甲建设单位
D、王某与乙施工单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债的产生。施工单位有义务在深基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设置安全措施。所以施工单位对王某属于侵权之债。参见教材P2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