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在学前儿童手工制作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在学前儿童手工制作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对手工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制作出平面手工作品的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答案:
解析: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4)父母的鼓励;
(5)教师的影响。

第3题:

请简述儿童手工制作发展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发展是什么。


参考答案:(1)玩耍阶段(2—4岁)(2)直觉表现阶段(4—5岁)(3)灵活表现阶段(5—7岁)(1)玩耍阶段(2—4岁):此阶段为初期,儿童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意识,只是以纯粹的玩耍为中心。儿童在玩耍过程中享受粘土的感触和粘土造型的变化,在吧纸张撕破、弄碎时得到一种快感。此阶段的后期,儿童逐渐学会吧粘土压平、伸展等手法形成所谓的“形状”,并给偶然形成的造型命名。(2)直觉表现阶段(4—5岁):这时期的儿童的表现欲非常强,喜欢使用剪刀扥分工具来创作;在泥塑活动方面,儿童能运用团、搓、压、捏等技能塑造出物体的基本部分和只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在纸工活动方面中,儿童能用图形、几何形、自然物等进行粘贴,并能用单张纸进行简单的折叠等;在废品材料制作方面,能利用现成的废旧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出作品来。在直觉表现阶段(4—5岁)中的儿童由于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手工制作技能,因此,制作出的物件显得较为幼稚、粗糙。(3)灵活表现阶段(5—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随着手腕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不断发展,在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的制作活动中,儿童的能通过折、剪、粘他贴、连接、弯曲和组装等技能对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这一学期儿童制作出的物品较之直觉表现阶段更为精细。

第4题: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过程的指导包含构思阶段指导和制作与装饰阶段指导。

A

B



第5题:

不属于学前儿童立体手工活动的是()

A折纸

B染纸

C废旧材料制作

D果蔬制作


B

第6题:

学前儿童的立体手工活动主要包括()。

A、泥塑

B、折纸

C、厚纸制作

D、废旧材料及果蔬等的制作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简述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


答案:
解析: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学前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3)学前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4)学前儿童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5)学前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6)学前儿童发展具有“关键期”。

第8题:

以下()方面不是双语学习与学前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

A.与儿童思维发展的关系

B.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

C.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系

D.与语言系统的独立


参考答案:D

第9题:

学前儿童的立体手工活动主要有()、折纸、厚纸制作和废旧块状材料的立体造型等形式。
泥塑

第10题:

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的任务是()。

  • A、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手工材料和工具。
  • B、教会学前儿童掌握基本的手工知识和表现技能。
  • C、使幼儿的大脑得到全面的发展。
  • D、鼓励、支持幼儿将手工制作用于生活美化和其他活动中去。

正确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