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限制出口与禁止出口技术项目范围的法律是()

题目
单选题
我国规定限制出口与禁止出口技术项目范围的法律是()
A

反垄断法

B

对外贸易法

C

反不正当竞争法

D

专利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对技术出口的管理作了详细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C.《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规定》

D.《禁止技术出口办法》


参考答案:A

第2题:

共用题干

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定对于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实行目录管理,分为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和自由进出口,下列有关选项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对属于自由进出口的货物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包括进出口自动许可
B、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该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
C、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国家均可以限制有关货物的进口或出口
D、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对于规定目录之外的特定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不能临时决定予以限制或禁止

答案:B,C
解析:
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已经缴纳的间接税予以抵扣或退还,对应征间接税予以免除,使出口货物以不合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政府行为。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公共机构向本国的出口货物提供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以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补贴的形式可将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给本国出口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是指对本国出口商提供财政上的优惠或技术上的资助或赠与,如减免或退还国内税款、提供低息贷款或出口担保、外汇贬值等。出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或金额所规定的限制。限额内商品可以出口,限额外商品则不准出口。故选A项。


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28条的规定,初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故A项正确;同样,该条规定的临时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税、提供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等,B项正确;该条第3款规定:临时反倾销税税额或者提供的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的金额,应当不超过初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由此C项正确;根据该条例第29条的规定,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要求提供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担保,由商务部作出决定,并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临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故D项错误。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我国对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实行目录管理,分为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和自由进出口,对属于自由进出口的货物也实行目录管理,基于监测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并公布目录,因此,A项认为不能对自由进出口的货物采取任何措施包括进出口自动许可的看法是错误的。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该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因此,B项是正确的。根据《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出口,其中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国家均可以限制有关货物的进口或出口,因此,C项是正确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对于规定目录之外的特定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可以临时决定予以限制或禁止,所以D项认为不能限制的说法是错误的。综上,B、C两项是正确的。


根据《反补贴条例》第32条的规定,出口国政府或出口经营者,都可以作出承诺,分别承诺取消、限制补贴或其他有关措施,承诺修改价格。故A选项错误。根据《反补贴条例》第4条的规定,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故B选项错误。在确定补贴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时,在一定条件下,对来自两个以上国家的补贴进口产品,可以进行累积评估,故C选项错误。补贴进口产品必须是国内产业产生损害的原因。同时,非补贴进口产品因素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不得归因于补贴进口产品。故D选项正确。


根据我《反倾销条例》第30条第2款的规定,自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60天内,不得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A项中立案调查是在7月2日公告的,8月16日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显然在60日内,A项错误,符合题意。《反倾销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期限,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在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长至9个月。《反补贴条例》第31条规定:临时反补贴措施的实施期限,自临时反补贴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临时反补贴措施并不能延长,B项错误,符合题意。《反倾销条例》第43条第3款规定: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反补贴条例》第44条第3款规定:终裁决定的反补贴税,高于保证金或者保函所担保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C项中认为应当收取反补贴税与保证金之间的差额,故是错误的,符合题意。《反倾销条例》第48条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反补贴条例》第47条规定: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和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补贴税有可能导致补贴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保障措施条例》第26条规定: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不超过4年。符合下列条件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可以适当延长……由此可知,正常情形下,三种贸易救济措施只有保障措施的法定实施期限最短,D项正确,不符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项。


《反补贴条例》第3条规定,补贴,是指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故A选项错误。《反补贴条例》第32条规定,在反补贴调查期间,出口国(地区)政府提出取消、限制补贴或者其他有关措施的承诺,或者出口经营者提出修改价格的承诺的,商务部应当予以充分考虑。故B选项正确。《反补贴条例》第47条规定,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和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补贴税有可能导致补贴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故C选项错误。《反补贴条例》第52条规定,对依照本条例第26条作出的终裁决定不服的,对依照本条例第四章作出的是否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以及追溯征收的决定不服的,或者对依照本条例第五章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知,行政复议不是起诉的必经程序,D选项错误。本题的应选项为B。


《对外贸易法》第29条规定,国家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保护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侵权人生产、销售的有关货物进口等措施。故A选项正确。《对外贸易法》第31条规定,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未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国民待遇,或者不能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与该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采取必要的措施。故B选项正确。《对外贸易法》第30条规定,当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故CD选项正确。

第3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

A.出口货物必须申领出口许可证

B.出口货物无需申领许可证

C.对于国家限制出口的商品,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

D.对于国家禁止出口的商品,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国家限制出口的商品,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

第4题: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证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管理制度的主体,其管理范围包括( )。
A.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
B.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答案:A,B,C,D
解析: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包括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的技术以及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因此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正确。

第5题: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主体,其管理范围包括(  ).(2005年)
A.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B.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的技术以及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都属于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

第6题:

对外承担不出口义务的引进技术是我国禁止出口的技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于限制出口货物管理规定有数量限制的出口货物.实行配额管理;其他限制出口货物,实行许可证件管理.目前,我国货物限制出口按照其限制方式划分为出口配额限制、出口非配额限制.其中出口配额限制有(  ).
A.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B.出口配额招标管理
C.出口配额限制管理
D.出口配额禁止管理


答案:A,B
解析:
[解析]《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规定,国家对于限制出口货物管理规定有数量限制的出口货物,实行配额管理;其他限制出口货物,实行许可证件管理;实行配额管理的限制出口货物,由商务部和国务院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划分进行管理.我国目前货物限制出口按照其限制方式划分为出口配额限制、出口非配额限制.其中出口配额限制有两种管理形式,即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和出口配额招标管理.

第8题:

我国2002年1月1日生效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对技术的分类不包括()

A.许可进出口技术

B.自由进出口技术

C.限制进出口技术

D.禁止进出口技术


参考答案:A

第9题:

我国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包括(  ).(2004年)
A.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B.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自由进口货物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属于我国政府禁止进口的范围.国家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等11项原因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进口或者出口.商务部基于监测进出口情况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对进出口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商务部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

第10题:

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制度的主体,其管理范围包括(  ).(2006年)
A.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B.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自由进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制度的主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极其重要的管理制度.其管理范围包括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和自由进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