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活动课程论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活动课程论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和获得经验,培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特点是:(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3)认为“教育即生活”。

第2题:

简述活动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点。


正确答案:

第3题:

简述工商行政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1.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具有综合性;  2.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领域覆盖整个市场;  3.工商行政管理的过程是整体合一的系统管理过程; 4.管理的手段是行政执法的手段; 5.工商行政管理的超脱性;  

第4题:

简述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的内涵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目前我国的排污费征收制度明确规定,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为单位实行总量多因子排污收费。与原有法规相比,现行条例实现了排污收费标准的4个转变,即由超标收费向总量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的收费转变;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由低收费标准向补偿治理成本的目标收费转变。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环保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原则,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全部用于污染治理,包括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和污染防治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等。《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加大了排污收费工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对排污费缴纳、征收、管理及使用等环节的违法行为,均规定严厉的法律责任。对不缴或者欠缴排污费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5题:

简述社会法学派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一)、内涵:社会法学派是西方19世纪末在社会学的影响下和在批判分析法学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实证主义法学思潮,他们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研究法律问题。又被称作:“活的法”或“事实上的法”。
(二)、产生原因:一、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促使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化运动。二、社会学的产生和迅速传播。
(三)、特点:一、注重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二、强调社会利益的重要性;三、突破了传统对法律的看法。

第6题:

简述学科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点。


正确答案:

第7题:

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

(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第8题:

简述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各自的特点及缺点。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2)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进行课程的编制。
(3)主张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第10题:

(2007年4月)简述活动课程论及其特点。


答案:
解析:
活动课程论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和获得经验,培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特点是:(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3)认为“教育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