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句的恰当之意

题目
单选题
“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A

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所用来说的,是“名”。所说及的,是“实”。“名”与“实”相匹配,即是“合”。立志于践行,即是“为”。

B

三种知识来源中, 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 “传闻”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C

用武力使人信服的人,别人不一定心服,是因为他打不过人缘故;用道德感化使人信服的人,别人内心服了嘴上也不服。

D

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①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全面的两种。②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③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后世学者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以下主张符合后世学者观点的是()

  • A、“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
  • 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C、“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正确答案:B

第2题: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这就是说()。

  • A、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意图获得成功
  • B、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
  • C、实践能使人的认识取得客观效果,而认识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
  • D、认识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 E、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成功的关键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阅读《游褒禅山记》文言语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军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以下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所谓前洞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此余之所得也

答案:C
解析:
A.B、D三项句子均为判断旬,C项句子为感叹句。本题当选C项。

第4题:

翻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正确答案: 故《周易》有这四象,昭示其义,系以文辞,所以告人。确定吉凶,赖以推断。

第5题:

将下面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正确答案: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讨他欢喜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为小人做事难,但讨他欢喜很容易。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

第6题:

“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语出梅贻琦。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请用斜线“/”为下面的古文断句。博爱之谓仁行而宣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正确答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宣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第8题:

翻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


正确答案: 人生来是没有欲望的,这是上天赋予的本性,但后来接触物质而蠢蠢欲动,这是天性欲望的推动。外界事物的影响使人形成一定的智力去认识它,进而形成喜欢和不喜欢的感觉,但是倘若使喜欢和不喜欢的各种想法得不到节制,同时各种事物继续在外界起着影响认识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之下,使人们不能恢复自己天赋的性情(不能自我检束),天理就灭绝了。事实上外界事物对人的影响无穷无尽,要是再加上人们自己对喜欢和不喜欢的各种想法不加节制,那就是接触到外界事物后人就被同化了。所谓同化,就是天理灭绝人欲横流的意思,于是有的产生犯上作乱欺诈虚伪的心思,有的做出邪恶放纵胡作非为的事情,强的人压迫弱的人,人多的虐待人少的,聪明的欺骗老实的,勇猛的折磨懦弱的,有病的人得不到供养,老人,小孩,孤儿,寡妇,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这是大乱的形势啊。

第9题: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翻译古文


正确答案: 翻译: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讨他欢喜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为小人做事难,但讨他欢喜很容易。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 

第10题: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之谓也。”

  • A、大师
  • B、朋友
  • C、老师
  • D、学者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