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题目
单选题
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A

被遣送之人自首

B

遣送官府自首

C

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

D

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唐代的自首原则,叙述正确的足:( )。

A.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

B.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D.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轻罪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唐朝的自首原则
  【解析】唐朝的自首原则有以下特点:一是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二是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三是规定自首者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四是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待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此外,唐律规定,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轻罪;审问它罪而能自首余罪的,免其余罪。可见,四个选项全部符合题意。

第2题:

唐律中规定了刑讯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拷讯数满,被拷问者仍不招供承认的:( )

A.应当反拷告状之人,以查明有无诬告等情形

B.应当反拷刑讯之人,以查明有无滥刑等情形

C.应当反拷主审之人,以查明有无舞弊等情形

D.应当反拷其家中之人,以查明事实真相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司法制度。参见上题解析。

第3题:

下列关于唐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唐代的地方习惯法

B.唐律与明律相比,其对于贼、盗的处罚要轻于明律

C.唐律对自首原则上采免罚主义

D.在唐律,“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属于私罪,实行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15.答案:A 考点:唐律讲解: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化外人(外国人)本国或本地区所适用的法律,而不是唐代的地方习惯法。其它各项的说法均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4题:

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唐律中的刑罚原则的是()。

  • A、区分公、私罪的原则——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 B、自首原则
  • C、类推原则
  • D、“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原则

正确答案:D

第5题:

《旧唐书》记载、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京兆尹杜悰、御史中丞宇文鼎,以其首罪免其父,有光孝义,请减死配流。彦威与谏官上言曰、“杀人者死,百王共守。若许杀人不死,是教杀人。兴虽免死,不合减死。”诏竟许决流。关于这段史料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伤害他人的行为是不适用自首
B.自首要求犯罪“未发”,上官兴自首在官府已经立案并抓获了其父亲,其行为不属于自首
C.按照唐律规定,出于孝道自首可以减刑
D.本案例反映了“礼”“法”之间的冲突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唐律中规定了一些重要的刑罚原则,如区分公私罪、自首、类推以及化外人原则等。下列有关这些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有哪些?

A.邓某是某县县令,在一次断案中,他受朋友嘱托利用职权之便偏袒被告,造成枉法裁判:按照唐律,邓某的行为成立公罪

B.赵某谋杀邻居江某,被江某的儿子向官府举报,赵某在逃匿途中良心发现,遂向官府投案:按照唐律,赵某的行为适用自首

C.按照唐律,夜间无故人人家者,主人当时将其杀死,不负刑事责任;那么根据类推原则,如果主人将其折伤,则应当无罪

D.按照唐律,来自甲国的史密斯在长安将来自乙国的乔治殴打致死,法官可以在甲国和乙国的法律中任选其一适用


正确答案:ABD
58.【答案】ABD 【考点】唐律的.刑罚原则【解析】在唐代,所谓私罪包括两种:一种是指“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与公事无关,如盗窃、强奸等;另一种是指“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如受人嘱托,枉法裁判等,虽因公事,也以私罪论处。所以A错误,为应选项。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新。所以B错误,为应选项。《唐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入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所以D错误,为应选项。

第7题:

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B.唐律中.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并非都可自首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D.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但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


正确答案:A

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称之为自首。但是犯罪被揭发或者被官府追查逃亡后再投案者,称之为自新。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当选。BCD选项均正确,不选。

第8题:

自唐律开始,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制度。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亲亲得相首匿”是指汉朝法律所规定的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亲属之间,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此类容隐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制度。这种主张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在汉代被正式确立为刑罚适用原则以后,一直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沿用。因此本命题是错误的。

第9题:

自唐律开始,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 (  )


答案:错
解析:
自汉朝而不是唐朝,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

第10题:

唐律规定了()原则,发展了汉律关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正确答案:同居有罪相为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