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厚层黏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由于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经20年观测,地面总沉降量为1250mm,从地面下深

题目
单选题
某厚层黏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由于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经20年观测,地面总沉降量为1250mm,从地面下深度60m处以下沉降观测标未发生沉降,在此期间,地下水位深度由地面下5m下降到地面下45m。试问:该黏性土地层的平均压缩模量ES(MPa)最接近下列()项。()
A

12.6

B

11.2

C

10.0

D

9.6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面沉降的勘察宜(  )。

A.查明地面沉降的原因和现状、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控制和治理方案
B.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辅助以物探及钻探
C.收集取水资料及地面沉降观测资料
D.钻孔进行抽水与地面沉降量的相关实验

答案:A
解析:
地面沉降的勘察宜查明地面沉降的原因和现状、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控制和治理方案。

第2题:

常年抽汲地下水造成的大面积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一选项的原因造成的?(  )

A、水土流失
B、欠压密土的自重固结
C、长期渗透力对地层施加的附加荷载
D、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层有效自重应力增大,所产生的附加荷载使土层固结

答案:D
解析: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土的总应力=土的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当水位下降时,首先由于存在渗流作用,方向向下,与自重应力相同,故有效应力增大;由于水位下降孔隙水压力变小,由有效应力原理知有效应力增大,因此会产生附加应力使土层固结沉降。

第3题:

除了抽汲地下水能够引起地面沉降外,()采掘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A、固体矿产

B、石油

C、天然气

D、煤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某建筑场地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下3.2m,经多年开采地下水后,地下水位下降了22.6m,测得地面沉降量为550mm。该场地土层分布如下:0~7.8m为粉质黏土层,7.8~18.9m为粉土层,18.9~39.6m为粉砂层,以下为基岩。试计算粉砂层的变形模量平均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注:已知γw=10.0kN/m3,粉质黏土和粉土层的沉降量合计为220.8mm,沉降引起的地层厚度变化可忽略不计)(  )。

A. 8.7MPa
B. 10.0MPa
C. 13.5MPa
D. 53.1MPa

答案:C
解析:
根据分层总和法、《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719页。
降水后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5.8m。
(1)降水在砂土层中引起的附加应力
18.9m处:Δp=(18.9-3.2)×10=157kPa
25.8m处:Δp=22.6×10=226kPa
39.6m处:Δp=226kPa
18.9~25.8m中点处的平均附加应力为:(157+226)/2=191.5kPa。
25.8~39.6m中点处的平均附加应力为226kPa。
(2)由砂土沉降量反算变形模量
砂土层沉降量s=550-220.8=329.2mm,则:
s∞=(1/E)ΔpH
即329.2=(1/E)×191.5×6.9+(1/E)×226×13.5
解得:E=13.5MPa
【说明】本题争议的地方是变形模量要不要换算成压缩模量,根据土力学中压缩固结理论,压缩模量是不能在侧向变形条件下得到的,即只能发生竖向变形;变形模量是有侧向变形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变形模量可通过公式



计算,编者认为这里是不需要把变形模量换算成压缩模量的,因为大面积降水引起的变形不仅有竖向变形还有侧向变形,并且手册公式中用的是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在弹性范围内,竖向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也是在侧向有变形的条件下得到的。对本题而言,如果砂土层中水位上升,砂土层的变形是可恢复的,砂土的变形模量等于弹性模量。

第5题:

以厚层粘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由于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经20年观测,地面总沉降量达1250mm,从地面下深度65in处以下沉降观测标未发生沉降,在此期间,地下水位深度由5m下降到35m。问该粘性土地层的平均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10. 8MPa B. 12. 5MPa C. 15. 8MPa D. 18. 1MPa


答案:A
解析:

第6题:

地面沉降的长期观测中,要设置的标中包括( )。
A.高程基准标 B.地面沉降标
C. 土层分层沉降标 D.地下水位下降标


答案:A,B,C
解析:
按不同的地面沉降结构单元体设置的沉降标有高程基标准、地面沉降标、分层沉降标,无地下水沉降标。

第7题:

下图为一地层剖面,初始潜水位与承压水头高度同为水位1,由于抽取地下承压水使承压水头高度下降到水位2,这时出现明显地面沉降,下列哪个选项的地层对地面沉降贡献最大?(不考虑地下水越流)(  )


A、潜水含水层
B、潜水含水层+隔水层
C、隔水层
D、承压含水层

答案:D
解析:
潜水面为自由面,不承受大气压以外的任何附加压强。承压含水层是一个完全被水饱和的、夹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抽取地下承压水使承压水头高度下由水位1下降到水位2,使孔隙水压力减小,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大,会引起土层的固结沉降,承压含水层的孔隙水压力减小最明显,所以对地面沉降影响大的是承压含水层。

第8题:

某地区由于长期开采地下水,发生大面积地面沉降,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列哪些是可以采用的控制措施?(  )

A、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
B、向含水层进行人工补给
C、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进行合理开采
D、对地面沉降区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答案:A,B,C
解析: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六篇第五章第三节第二点,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包括:(1)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①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减少水位降深幅度。在地面沉降剧烈的情况下,应暂时停止开采地下水。②向含水层进行人工回灌,回灌时要严格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止地下水被污染。并要根据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规律,制定合理的采灌方案。③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进行合理开采,适当开采更深层的地下水。④在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内应严格控制建筑容积率。⑤当地面沉降尚不能有效控制时,在新建或改建桥梁、道路、堤坝、排水设施等市政工程时,应考虑到使用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地面沉降量。
(2)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①估算沉降量,并预测其发展趋势。②结合水资源评价,研究确定对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方案。③在进行桥梁、道路、管道、堤坝、水井及各类房屋建筑等规划、设计时,预先对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量作充分考虑。

第9题:

以厚层黏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由于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经20年观测,地面总沉降量达1250mm,从地面下深度65m处以下沉将观测标未发生沉降,在 此期间,地下水位深度由5m下降到35m。问该黏性土地层的平均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0. 8MPa B. 12. 5MPa C. 15. 8MPa D. 18. 1 MPa


答案:A
解析:
5m处水压力为0;
35m处水压力为(35-5)×10=300kPa ;
65m处水压力为300kPa;

第10题:

某滞洪区滞洪后沉积泥砂层厚3.0m,地下水位由原地面下1.0m升至现地面下1.0m,原地面下有厚5.0m可压缩层,平均压缩模量为0.5MPa,滞洪之前沉降已经完成,为简化计算,所有土层的天然重度都以18kN/m3计,请计算由滞洪引起的原地面下沉值最接近()。
A. 51cm B.31cm
C. 25cm D.21cm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