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漳河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析《漳河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凤凰涅槃》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动人传说,象征着旧世界和诗人旧我的毁灭及新世界和诗人新我的诞生。整个《女神》所显示的彻底的毁坏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诗人对时代本质特征的认识,都集中体现在这首诗中。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氛。它们诅咒冷酷污秽的旧宇宙,集木自焚、把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与不义投入烈火,在燃烧中获得新生,这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精神的形象写照。凤凰的再生,是经过斗争冶炼后的创造和新生,也是祖国及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热烈的破旧立新、追求自由、创造理想的热情。
在艺术特色上,《凤凰涅槃》表现出了浓烈醇厚的浪漫主义抒情特征。
首先,《凤凰涅槃》显示出一种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凤凰自焚再生的故事贯通着蔑视一切、荡涤一切、创造一切的磅礴气势和力度。
其次,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绚丽浓厚的色彩也是《凤凰涅槃》的重要特征。诗人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无限发挥想象力,运用色彩绚丽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描写,使整首诗情感浑厚、色彩绚丽、内蕴深沉。
第三,《凤凰涅槃》,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它具有史诗般的艺术构架,既有浓郁浪漫的抒情,又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是戏剧化的诗和诗化的戏剧,达到了诗剧合一的完美的艺术效果。
总之,《凤凰涅槃》的思想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女神》中不朽的杰作。

第2题:

简析《长河》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长篇小说《长河》第一卷(原计划写四卷,未完成)在思想上的突出之点是:敢于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揭露与批判。
①作品嘲讽批判了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惊扰百姓,使百姓恐惧不安,预示湘西苗民与国民党之间将发生激烈冲突。
②作品以主要笔墨写国民党保安队长横行乡里、敲诈勒索、调戏民女等等罪恶。
③作品也写了苗民对国民党地方罪恶势力的反抗,保安队长敲诈未能得逞,年轻人有了武装反抗的思想准备。
《长河》在艺术上和《边城》不同之处是:《边城》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讴歌我们民族“伟大处”,《长河》则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既写民族“伟大处”,而主要是写我们民族的“堕落处”,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品格。但《长河)在艺术上有和《边城》一致处,写人性美和风俗美。就人性美而言,桔园主人滕长顾及其女儿天天身上,有《边城》中老船夫和翠翠的影子。天天和翠翠一样:天真、单纯、活泼、乖巧,但天天身上有鲜明的时代感:自由、开朗、敏捷、机警,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长河》是{边城}的审美超越,可惜只有头,未能完卷。

第3题:

简析《漳河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1.《漳河水》是描写解放区的妇女争取自身解放题材的长诗,发表于1949年3月《太行文艺》复刊第二期,它通过婚姻、家庭以及生产劳动等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表现她们对自身命运命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2.主人公荷荷、苓苓和紫金英三位农村妇女,封建包办婚姻下,三个人的心事都走了样。《漳河水》以生动的人物形象说明妇女要摆脱封建主义旧思想旧习俗的因袭和负担,必须唤起妇女自己的自觉,包括对自己思想缺点的改造,才有可能实现。
3.说明了人民政权的建立,是为妇女解放彻底摆脱封建思想束缚,谋求真正解放的必由之路。
4.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民谣的形式,大量吸收群众口语入诗外,音乐节奏感特强,运用漳河地区流行的民歌小曲,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更增加了作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第4题:

简析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田汉早期剧作充满个性解放精神和对封建思想道德的反抗,表现强烈的五四精神;艺术上多采取人物内心感情的直接而强烈的抒发,重视戏剧情景和氛围的渲染,以感伤的浪漫抒情为特色。代表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前者写咖啡店侍女遭富商少爷遗弃的故事,表达了贫富对立的思想,谴责庸俗的市侩,赞颂贫贱者的高贵,并流露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情绪,咖啡店的情景,流浪艺人的琴声,渲染了感伤情调。《获虎之夜》写贫困青年黄大傻与富裕猎户女儿莲姑相恋,终因门当尸对、父母之命的婚姻观念而酿成悲剧。莲姑的“我把自己许给了黄大哥,我就是黄家的人了”!“世界上没有人能拆开我们的手!”的呼号,表达了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精神;但是黄大傻因爱情受阻中猎枪而惨死,莲姑在专制家长鞭打下哀号呻吟,是对封建罪恶的控诉,也表现了封建势力的浓重强大。相爱的人硬被拆开的悲剧情景的渲染,黄大傻如泣如诉的长篇抒情台词,使作品呈现感伤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

第5题:

简析《漳河水》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阮章竞的叙事长诗《漳河水》抒写妇女在旧社会封建传统习俗下的苦难生活和在解放区新社会冲破封建束缚获得新生的故事,是妇女争取自身解放为题材的长诗。主人公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位农村妇女,在旧社会封建包办婚姻下受尽苦难:荷荷17岁稼给了40多岁的“黑心肝”丈夫,受尽恶婆婆恶丈夫的欺压打骂;苓苓嫁给了严重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受打骂,被禁锢在家中;紫金英嫁给痨病鬼,半年后成了寡妇,生活逼迫和外界诱惑使她沉沦,因而受歧视、非议。解放后,荷荷按婚姻法令离婚另建幸福家庭,带头办起生产互助组成为先进人物;苓苓在姊妹们支持下办“家庭学习班”与丈夫的封建思想斗争,取得男女平等权利;紫金英在荷荷、苓苓等的帮助下摆脱精神负担,改变好逸恶劳习惯,参加生产互助组,走上新生道路。
《漳河水》以三个妇女的命运变化,说明:
①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密切关系。解放区新社会,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为妇女提供了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条件,使妇女不必再在生活上依附于丈夫,才能实现妇女自身的价值,得到妇女解放。
②妇女解放还必须有妇女自身的自觉,摆脱封建思想习俗的束缚和负担,克服某些思想弱点,树立自主自强的意识。作品的这两点思想,赋予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意识。

第6题:

简析闻一多《死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死水》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红烛》里所表现的那种纯朴的爱国情思,在这里转化为对祖国现实的强烈不满、失望而引发的愤懑之情。诗人透过强烈的审美反差,使人感到越是写死水的“美”,就越能体味到它的丑,也越能领悟到诗人心底的悲愤,原来理想中的种种美好,只不过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诗人理想的破灭、追求的绝望和由此。而转化成的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都变得更加深沉、冷峻了。
《死水》是闻一多所提倡的诗歌“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诗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第7题: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代表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
这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是:
1、无政府主义者的深刻印痕,如《灭亡》中的杜大心、《电》中的敏都走上暗杀的恐怖主义道路。表现出个人“革命”行动绝对自由,无纪律约束的特点。
2、人物性格理想化、类型化。如杜大心等都拼命工作,都患重病,都内心苦恼而苦行僧似的生活,都是人格高尚。
3、艺术上主观倾诉、激情宣泄、激愤、绝望、哭诉的抒情风格。

第8题:

简析《漳河水》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漳河水》在诗歌形式上届民歌体,这和《王贵与李香香》相同。它采用的是漳河地区流行的多种民歌小曲,经加工提炼,富有变化地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情感。在表现手法上,大量采用比喻,注意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形象生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第9题:

简析《财主的儿女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路翎的长篇《财主的儿女们》以苏州巨富蒋家的风流云散为中心,力图反映抗日战争前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生活,提出了青年知识分子道路的问题。这是巴金《家》、《春》、《秋》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其子女道路问题的宏大作品,它的出版胡风称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写蒋家的崩溃,封建家长与守旧的大儿子的死,标志着一个封建家庭的结束。王熙凤式的大儿媳金素痕是作品写得极精彩的人物,她掀起的一场争夺财产继承权的斗争写得惊心动魄,加速了家庭的灭亡。下部以蒋家小儿子蒋纯祖为中心,展开知识分子道路的描写。蒋纯祖反叛旧家庭旧世界,信仰人民,参加党领导的演剧队,倾向马克思主义,又具有浓厚个性主义思想。在抗战时期他的事业和爱情遭到封建黑暗势力破坏后失去精神上的均衡,忧愤而病逝。他的悲剧,是知识分子未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必然结局。蒋家二儿子蒋少祖,走的是从五四觉醒青年到国民党官僚的道路。
《财主的儿女们》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
①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主观色彩强烈,以内心冲突和情绪波折表现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为特色,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看到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主张的影响。
②背景开阔,规模、结构宏大。

第10题:

简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张恨水是通俗小说家,一生作品甚多,中长篇达一百多部。《啼笑姻缘》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这表现在:
①对封建军阀刘将军之流罪恶的揭露,他依靠权势、暴力霸占民女沈凤喜,毁了沈凤喜;
②平民(原江湖中人)关寿峰、关秀姑为民除害刺杀刘将军,表达了对封建军阀的反抗。
③樊家树和沈凤喜相爱,他们一个是有门第、有势力的富家子弟,大学生;一个是唱大鼓的卖艺女子,而且后来沈凤喜被军阀霸占而樊家树爱心不变,这具有反封建“门第”、“贞节”观念的意义,是一种很进步的恋爱婚姻观。当然,关氏父女除暴安良的侠义之举,是带有市民意识的,虽大快人心,但旧世界不会变好,有其思想局限性。《啼笑姻缘》所以红极一时,除思想上投合市民外,艺术上主要在于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丰富、曲折多变,人物命运和爱情结局始终紧扣人心。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爱情关系复杂而饶有兴味,作者设计沈凤喜和何丽娜面貌相似而产生一系列误会,在“巧”字上做文章,使情节生色不少。此外,将言情小说和武侠传奇融合,传统章回小说和外国小说技法融合,亦新亦旧,扩大了读者面。